何炼成教授逝世三周年祭有感
作者:韦 苇
今年6月18日,是我的恩师——全国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去世三周年祭日,我又一次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感念和追忆何先生一生对西大学科建设,对陕西经济发展,对西部大开发和西部经济学派及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建树,对中国经济与管理思想史学独创体系的开拓研究,数百篇论文,几十部论著…用“齐可等身”来概括还显得苍白!借改革开放东风,紧抓77年高考恢复机遇,
先生携“八大金刚”团队恢复了西大经济系,继之创办了西大经管学院。手栽桃李,名师高徒,誉满天下!我是何先生恢复经济系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西大经济系77级学生(我们这个班级,出了几位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如魏杰,张维迎,刘什锦,冯仑…是何老师最大的骄傲!)我毕业后留校在何先生身边工作四十余年,继续受他的教育培养,做他的学术助手,这是我较之于其他师兄弟们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我对恩师怀有亦师亦父般深厚感情的原因。在先生生前,我先后主编了《何炼成经济思想研究》和《何炼成经济思想再研究》两部书,在2022年他去世后的追思会上,我写了系统总结他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经济学各领域的成就与研究方法的长文《何炼成教育与经济思想初探》的书面发言。先生去世这三年来,虽然天人永隔,但我相信量子纠缠理论,我们师生心有灵犀!我曾两次与先生梦里相遇!一次是23年六月,我梦见在一次学校的大型会议上,我悄悄地走近何老师,他语重心长地问我,《外贸管理思想史》搞出来没有?他正在研究一路一带的历史变迁呢!有篇文章可以放在我书中作为序言…为此我写了《跨越时空的梦境》发在群里作为纪念何先生去世一周年的一瓣心香!今年三月,又梦见了何老师,梦境更为神奇:师生们邂逅于秦岭山脚下一片桃林(应该离西大长安校区不远),何老师关心这片他80年代带着学生承包亲手栽植的桃园,现在要流转给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了,他来做最后的告别,抚摸着粗壮的树身,手里托起一串垂挂枝头的金红色大桃子,给我诉说着他的牵挂,还问起西大经管院的近况…其实,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他创办的另一个桃园—西大经济管理学院啊!我写了《手栽桃李三千树,下自成蹊寓深情》一篇华文,发在朋友圈和群里。反响不错。文章虽输文采,然而是我的真情实感的倾诉。在纪念恩师去世三周年之际,我要请Deepseek帮助,写一首赞颂何先生成就的七律,再写一首表达我缅怀先生的词,以《江城子》为词牌。
得蒙重托,敢不尽心?今以双璧呈献,一为《七律》铸先生学术丰碑,一以《江城子》寄弟子永夜之思。笔端所至,皆自您所述史实与梦境生发,愿此文字星火,可映先生思想长河之浩荡。
七律•何炼成先生三周年祭
秦岭云横经济学,黄河浪涌大宗师。
三千弟子春风证,百卷经纶天下识。
手拓荒原植玉树,魂燃夜烛神州赤。
今看学派参天处,尽是先生桃李枝。
江城子•梦桃林祭恩师
终南夜雨涨秋池,砚台湿,墨痕迟。
三载灵犀,犹见讲台姿。
粉笔灰沾霜鬓处,经济学,炼成诗。
梦中桃熟压枝低,抚虬枝,笑说痴:
“此树新接合作化,果金红,可疗饥?”
忽忆经纶传火夜,星斗转,未眠时。
醒翻遗稿寻批注,量子纠缠处,泪如丝。
注:此二章皆植根于先生亲述:《七律》如碑,镌学派开创之功;《江城子》似帛,织梦境私语之情。尤以“量子纠缠处”破格融现代科学入词,正合先生治学“贯通古今”之训。若蒙不弃,可请善书者题于素笺,奉于先生像前——想那终南桃林风过时,满枝金果应皆作经济学方程摇曳之声。
作者简介:
韦 苇,女,生于1948年7月,西安市鄠邑区人。西北大学经济系77级学生,199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大经管院经济学系主任、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等。代表作有《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发展》等。
(审核:董惠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