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春日白帝,诗意长歌
作者:刘连成
当2024年4月18日的第一缕暖阳,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唤醒沉睡一冬的万物时,我怀揣着对诗韵山河的向往,踏上了前往白帝城的旅程。
漫步在风雨廊桥上,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如梦似幻,将白帝城笼罩其中。远处的群山在雾霭中影影绰绰,若隐若现,像一群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羞涩而又神秘。风,温柔地拂过脸颊,带着丝丝缕缕木叶那清爽湿润的气息。桥下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江水轻轻拍打着桥柱,发出悦耳的声响,如大自然演奏的一曲春日乐章 。此时此刻,我仿若穿越千年时光,与诗仙李白一同站在这廊桥上,感受着这诗意的景致。
穿过风雨廊桥,沿着蜿蜒曲折的长梯拾级而上,“白帝城”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步入城中,一幢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更显古朴典雅。城中的石板路,历经岁月的打磨,光滑而又充满质感,每走一步,都似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来到观景台,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潮澎湃。“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夔门之雄伟,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两岸高山巍峨耸立,峭壁如削,直插云霄。瞿塘峡幽深而狭窄,远望去,恰似两扇半开的大门,而那滔滔江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呼啸着夺门而出,气势磅礴。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巨龙静卧,见证着世间的沧海桑田。春日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让我不禁沉醉其中,也更能体会李白当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畅快心情。
我和同伴们纷纷摆出各种姿势留下美好的回忆。
白帝城不仅自然风光壮美,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诗城”的美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途经此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陈子昂的《白帝城怀古》,抒发着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留下了清新质朴的《竹枝词九首》。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让白帝城声名远扬。这些诗篇,或豪放,或婉约,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诗歌的天空。漫步城中,仿佛能看到诗人们挥毫泼墨、吟诗作赋的身影,能听到他们激昂的吟诵声在空气中回荡。我手握刚刚从景区书店买来的一幅李白《朝发白帝城》竹笺像模像样的与名人名画合影。
再往前行,白帝庙庄重地出现在眼前。大门明黄鲜丽,庙墙赤红夺目,高大的古树探出墙头,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庙外两尊石狮威风凛凛,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庙宇。踏入庙内,香烟袅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托孤堂内,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雕像群栩栩如生,人物的神情、姿态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感受到了刘备的无奈与嘱托,以及诸葛亮的忠诚与担当 。明良殿内,供奉着“义结桃园”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的塑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想起他们桃园结义、共图大业的豪情壮志。武侯祠中,诸葛亮羽扇纶巾,气定神闲,他的智慧和谋略仿佛依然在这庙宇间闪耀。
春日的白帝城,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是历史与现实的激情碰撞。在这里,我领略了夔门的雄伟,感受了诗歌的魅力,触摸了历史的温度。当我转身离去时,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这次白帝城之行,已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我心中一段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此时此刻见景生情,我有感而发的那首“春游白帝遇诗仙,峡谷长江见客船。举目夔门千万景,携来绿叶古诗填。”的七言诗,记录了我本次诗意的旅程。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