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忙在闲时,菜韵生香!
特约作者:饶晓辉
空闲时间种菜忙
绿苗嫩蕊映朝阳
汗滴垄亩时光淌
收获清欢岁月长
在快节奏生活的浪潮中,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碎片,人们如同被上了发条的机器,在工作与琐事的漩涡里打转。而我,却在这看似紧张的生活中,“偷”得一方田园,于空闲时间里开启了一段别样的种菜时光。
我居住的城区,离乡下老家驱车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鉴于工作之余的时间充足,再加上觉得自己种的菜比较新鲜且放心,便在老家弄了一分地种起了适时令的蔬菜瓜果。起初,那分土地在我眼中只是一片荒芜,杂草肆意生长,毫无生机可言。但我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想要在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于是,我拿起锄头,开始了翻土的工作。每一锄头下去,都仿佛是与土地进行一场深沉的对话,将我对生活的期许融入其中。泥土在锄头的翻动下,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是在回应我的热情。拔除杂草,将土地平整得如同一块柔软的毯子,等待着生命的降临。
播种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手中的种子,宛如一颗颗微小的星辰,承载着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撒在土地上,再轻轻地覆盖上一层薄土,仿佛为它们盖上了一层温暖的被子。接下来的日子里,浇水、施肥便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我提着水桶来到菜园,看着水珠在叶片上滚动,宛如晶莹的珍珠,心中满是喜悦。傍晚,夕阳的余晖为菜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手持肥料,均匀地撒在土地上,期待着它们能茁壮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菜苗们破土而出,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招手。它们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给这片小小的菜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每天都会来到菜园,静静地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有的菜苗长得快,已经长出了好几片叶子;有的则长得慢,还在努力地向上伸展。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那是生命的旋律,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乐章。
然而,种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我的菜园毁于一旦。雨水如注,打得菜苗东倒西歪,泥土也被冲刷得不成样子。我心急如焚,雨一停就立刻冲进菜园,扶起倒下的菜苗,重新培好土。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我们虽然渺小,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守护住心中的那片希望。
经过我的一番努力和等候,菜园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看着满是成熟蔬菜的园子,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红彤彤的西红柿,像是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绿油油的黄瓜,细长而饱满,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紫莹莹的茄子,宛如一个个高贵的仙子,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青的、紫的、黄的、红的一应俱全,我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这些劳动果实,仿佛是在采摘岁月的珍宝。
有人半嘲半讽地说,有来来回回的车油钱,不知道可以买多少莱。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空闲时间里回乡下种种菜,看似忙碌又不划算,但实则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在这片小小的菜园里,我与土地亲密接触,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我学会了耐心等待,明白了付出与收获的真谛。每一株蔬菜,都是我生活的见证,它们承载着我的汗水与欢笑,让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如今,当我再次走进菜园,看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恩。感恩这一方田园,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快乐;感恩这些蔬菜,它们不仅为我提供了健康的食物,更教会了我生活的哲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这片菜园里耕耘,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生活的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