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里的父亲节
文/王洪伟(辽宁)
清晨,当点开手机跳出“父亲节快乐”字样的大红包时,像一束猝不及防的光,直直撞进心里,让睡意朦胧的我瞬间红了眼眶。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与“父亲”这个称谓产生关联。可外女的这份心意,让我忽然意识到,亲情从来不以血缘的亲疏来丈量,而是藏在日积月累的牵挂里。这些年,看着她从青涩少女成长为懂事的大人,我见证过她的欢笑与泪水,也在她迷茫时给过一些建议,或许在她心里,我早已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家长”。
红包里的金额并不多,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习惯用转账表达心意,而外女特意选择红包这种带着仪式感的方式,想必是希望这份祝福能带来惊喜。这份细腻与用心,让我既欣慰又感动。瞬间,外女发来的“父亲节快乐”红包让我鼻尖一酸。原以为这个日子与自己无关,她却悄悄记挂在心里。薄薄的红包承载着厚重的心意,那一份被惦记的温暖,像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心底的孤寂,眼眶的湿润里,满是感动与幸福。
泪水却止不住地流。这泪水里,有被珍视的感动,有见证晚辈成长的欣慰,更有对亲情的感恩。原来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觉,是这般温暖又安心。这份祝福,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让我懂得,生命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不会被辜负。
生活中,我们常常执着于血缘的界定,却忽略了情感的厚度。外女的一句“父亲节快乐”,让我重新定义了亲情的模样。它可以是跨越辈分的牵挂,是岁月沉淀后的温暖,是无需多言却始终存在的默契。这个平凡的清晨,因为这份意外的祝福,变得格外珍贵。愿越来越努力的她们越来越好!
写于2025年6月15日清晨5:00
王洪伟,1969 年生于辽宁阜新,国企干部,高级政工师,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系市作家协会、朗诵协会及中国煤矿文联作协会员。早年文章见诸各级报刊,2020 年后作品屡获大奖,2023 年获文化艺术突出贡献者称号,2024 年再夺“鲁迅文学杯”大赛一等奖,作品多发于网络期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