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长明处,自有故亲音
——怀念我的姑姑
/董文念
蝉鸣隐约,骄阳似火,阳光炙烤着大地,连风都裹挟着热浪,大自然无声的语言,都在告诉人们夏至节气已经到了。在这个白昼最长的日子,思念也被拉的老长老长……
一早起来,心情低落。人在高铁上,心儿沉甸甸。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我做着深呼吸,试图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记忆的窗随之徐徐打开,那些与姑家有关的往事,如同被晒暖的陈酿,氤氲出醇厚的香气,像极了姑姑家门前节节草的味道。
姑姑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了,可我总觉得她没有走远,一定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平行时空远远地看着我们。那些与她有关的往事,依旧鲜活地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永远散发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姑姑的一生,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史诗。常听父亲说,闺中的姑姑聪慧漂亮,正直勇敢。父亲小时候身体孱弱,有人欺负他时,姑姑永远是哥哥的“保护伞” 。
父亲还说结婚前,姑姑在公社信用社工作,她指尖在算盘上翻飞,算珠清脆起落,精准无误,比计算器还要利落几分。那些密密麻麻的账本,在她笔下条理分明,她笔记本上工整的字迹藏着老一辈人对工作的敬畏。而姑父则是村里的教书先生,黑板前的他身姿挺拔,粉笔在黑板上沙沙游走,写下的每一笔楷书都苍劲有力。
他常说“字如其人”,做人要像笔画般横平竖直,这份厚道与正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姑姑和姑父养育四个儿子,在贫困的岁月里艰难跋涉。那时,家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可姑姑从未向生活低头。
父亲与姑姑兄妹情深,说起来更是令人动容。早年父亲在北京工作,每次出差归来,总是第一时间奔赴姑姑家。他会给表兄弟们留下美味的糖果和衣物,给姑姑以接济,仿佛姑姑的家才是他旅途的第一站。小时候的我,总是对表兄弟心怀嫉妒。
这份浓浓的手足情,是姑姑艰难岁月里最坚实的依靠,也是姑舅亲情中最温暖的传承。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带我去姑姑家。姑姑没有女儿,这里就像我的另一个家。一到姑姑家,我不是拿起扫帚打扫院子,就是背起沉甸甸的洗衣篮,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沟西的大水库边洗衣服,冰凉的河水浸湿了我的裤脚,却点燃了我爱勤劳的热情。
包产到户后,为了四个儿子升学、就业、成家,姑姑和姑父毅然辞去工作,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姑姑放下算盘扛起锄头,姑父搁下粉笔拿起修剪工具,在清贫里把日子过成了诗。他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双手布满老茧,却始终挺直脊梁;姑姑和姑父一起承包果园,起早贪黑,悉心照料每一棵果树,盼望着能有个好收成。在那片果园里,洒满了他们的汗水,也承载着一家人对未来的希望。
我总和表兄弟们一起,在田间地头、果园里帮忙,我们一起除草、一起采摘果子,欢声笑语回荡在乡间的每一个角落。那些沾着泥土芬芳的日子,教会我勤奋与坚韧,更让我收获了珍贵的亲情与成长。
然而,命运总是如此无常。姑姑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却因意外摔倒,匆匆离开了我们。而姑父,也在多年前的大年三十,因煤气中毒,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家。他们的离去,让我们悲痛万分,难以接受。曾经热闹的家,如今少了那熟悉的身影,那个唤我乳名的姑姑永远的走了,想到这里,禁不住泪眼婆娑。可我清楚的知道,姑姑和姑父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如今,站在姑姑的墓前,看着周围的一草一木,那些过往画面如潮水般涌来。我仿佛又看到姑姑忙碌的身影,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她用自己的一生,教会我们坚韧、勤劳与善良;她和父亲之间的情谊,让我们懂得亲情的珍贵;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是留给我们后辈人最宝贵的财富。
姑姑,您放心吧,在今天这个日子,我想对您说,我们会继承老一辈的优良家风,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承下去。无论是表兄弟,还是亲姊妹,我们都会齐心协力,相互扶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岁月悠悠,物是人非。姑姑的爱与教诲,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星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好好生活,不负亲人的嘱托,让家族的光芒,永远闪耀。姑姑,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安好,我们永远怀念你。 纸短情长,诉不尽思念意绵绵;墨浅韵深,书不完想念重重叠。此时此刻,广播里传来列车员温暖的声音:“列车即将到站,请您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我整理好思绪,重新背起行囊。
知来处,明去处;承祖训,载家风。动车虽然到站,可生活还将继续,我将带着姑姑给予的力量,积极勇敢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董文念,山西侯马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现定居陕西长安。钟情文字,有作品散见家乡《新田》及“颂你一个长安”各公众号。朗声社会员,一个朗诵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