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育传神州,感恩贵校游学圆梦”“恩师勤耕耘,琴艺传四方”,这两面锦旗是广东和天津慕名而来的4位小提琴学员在跟辽宁老干部大学大连分校王俐力老师学小提琴之后赠送的。
这两面锦旗,是辽宁老干部大学大连分校办学成绩斐然、声名远播的最好见证。
成立于1984年12月的辽宁老干部大学,是省内老年教育的排头兵,2017年,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于2017年经省委批准成立的辽宁老干部大学大连分校,隶属于省委老干部局的事业单位。该校坐落于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繁华地段,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拥有全新的多媒体教室,声乐教室、舞蹈教室、钢琴教室、书画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各类专业教室。

一、明确隶属定位,把握政治方向
8年来,该校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始终在辽宁省委老干部局和省教育活动中心领导下开展工作,始终紧跟辽宁老干部大学校本部的统一步调奋力前行,始终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自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会,组织党员参观家廉国兴廉洁教育基地,参与省委老干部局主题党日活动。2024年全年共组织党员12次集体学习,5次专题研讨,4次专题党课,2次为民服务,1次专题培训。


该校在加强职工队伍政治思想建设的同时,坚持政治建校办学方针,积极探索老干部大学党组织、学员组织的组织架构,夯实党建和学员管理的基础,并用创新思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如请有关专家学者开讲座,组织学员到大连星海广场演出,举办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等。这些务实创新的举措,让整个学校始终充盈着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软实力”
该校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着力补齐师资短板,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多选择。如,开展招聘教师试讲活动,试讲课涉及民间舞、陶笛、手风琴、象棋、围棋、钢琴、民族舞、模特、书法、绘画、婴儿喂养、诗词等专业,500余名学员参加听课。由学员决定老师的去留,既全方位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又让学员有了主人公的意识,增加了对学校的信任度。同时,通过系主任进教室、电话回访和查阅教师教案和教学日志等办法,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到沈阳参加辽宁老干部大学第五期教学骨干培训班,在培训班学习期间,与校本部教师共同交流、探讨老干部大学中好经验和好做法。管理上的这些举措,加上亲情化、人性化的关照,全体任课教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事业心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品牌课教师。
文章开头提到的教授小提琴的大力老师就是其中优秀代表。“大力(学员对她的昵称)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照顾老年学员,她授课时经常要单膝跪地。”学员王季红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共鸣。原来,学员大都是初学,王俐力老师需要从最基本的动作教起,需要时时纠正。因为考虑到学员年纪大,起身不方便,她就频繁地屈膝半蹲在地上,甚至会单膝跪地,以便手把手地指导。所以,她的小提琴课不光得到学员的高度认可,在大连颇有名气,还闻名省外。广东和天津的小提琴爱好者竟然乘坐飞机和高铁投奔而来,住在大连的宾馆,来听她的课。经她几次线下辅导,4位学员在理论和演奏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临行前,专门制作了锦旗赠送给学校,以表达谢意。



三、科学设置课程,丰富校园生活
该校建校以来,始终贯彻辽宁老干部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紧贴社会实际需要,满足老同志多元需求,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如2025年秋季开学,开设声乐、京剧、器乐、书法、绘画、水彩、舞蹈、太极、语言艺术、香薰、中医推拿、戏剧影视创作、AI应用、文学、摄影、养生、面点、东北二人转等,能够满足学员多层次、多门类、多学科的就学需求。
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展示新时代老同志的良好形象,经常性地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校园文化大讲堂,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员举办专题知识讲座;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经常性地举办合唱比赛、舞蹈比赛、朗诵比赛、书法绘画摄影展等。这些形式新颖、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学员搭建起满足成就感、荣誉感、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的平台。融洽的师生关系,浓厚的人文关爱,舒心的学习生活,健康向上的老年群体,使辽宁老干部大学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奋发有为。经历七年多发展,学校办学规模由建校时16个专业2090人次增加到目前的65个专业9600人次。

该校校长高群说,“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政治立校、规范办校、质量兴校、管理强校,努力打造老干部精神文化家园,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全过程,努力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再立新功。”

作者:卢祥云,在铁岭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岗位上退休后,诗多年来,一直做辽宁老年报特约记者,在报刊和网络发表千余篇文章,其中数百篇涉老内容。喜爱书法和《红楼梦》,现正用书法抄写第二遍《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