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国都与黄州邾城
文/戴 志
2025年6月18日晨
从战国后期开始,邾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早已载入史册。
秦朝灭亡后,天下纷争,吴芮是秦末起义的十八反王之一,其反抗秦朝暴政的功绩得到举世公认,吴芮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衡山王,定王都于邾城(今黄州禹王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番君吴芮率北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吴芮(?一前201年),鄱阳人(今江西余干),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就职邾城衡山王期间,因未听项羽指令而被废除封号,设立治所及 辖境(大致涵盖今湖北东部、安徽西部及河南东南部),被项羽剥夺。吴芮转投刘邦,在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诏令称吴芮为‘‘番君’’、‘‘故衡山王’’,改吴芮为长沙王,辖今湖南、广西桂林一带,此年吴芮将王都由黄州邾城迁徙至长沙(今长沙市)。据考证,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辛追夫人墓,辛追即是长沙王吴芮后世孙眷属。
秦末战乱过渡时期,楚汉角逐,黄州邾城作为衡山境政治中心和重要军事据点,当年曾是项羽控制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黄州陶店一带,至今还流传着项羽曾在陶店筑有‘‘霸城山’’军事要塞,以巩固邾城政治中心的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