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景志欣,男,河北省廊坊市人,汉族;1954年2月出生,1960——1972年在永清县读小学,初中,高中。1972年应征入伍,在国防科委某部服役,1978年转业到玉门石油管理局工作,同年8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冶金部西北铁合金厂工作,任理论干事,后借调到北京工作,先后在中国禁毒基金会、北京西客站,北京东方艺术传播公司等单位工作,获评高级政工师。疫情发生后,回故乡廊坊工作。先后在《河北经济日报》驻廊坊记者站、廊坊市文联文化艺术公司等单位工作,2021年起 在廊坊市老年大学担任讲师,讲授中国古代诗歌。
著名音乐人,诗人,剧作家,资深文化学者,哲学学士,高级政工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华夏文化促进会旗袍专业委员会专家理事,北京旗袍文化中心艺术总监,全球云歌友会音乐总监,景志欣·中华诗歌联谊会会长兼主讲老师,廊坊戏剧家协会理事,廊坊市老年大学诗词写作班主讲老师,精华空间文学院副院长。
暮色
文/景志欣
还离着好远,
笛声飞过来,
又飞过去了,
但没有人来。
你说暮色
为谁而美?
最好是在春天,
我送你一支玫瑰。
其实到了秋天,
暮色也还是美,
那时田野的瓜果,
飘来清淡的香味。
我知道你
是冬天才来,
等待一场大雪,
暮色碎成滴滴眼泪。
我其实喜欢,
在暮色中冥想:
儿时的伙伴,
现在还有谁呢?
其实最好是
当一次画家,
把暮色画成油画,
向日葵一样在屋里挂着。
西塘叙事
文/景志欣
连接着长长的京杭大运河,
凄凄美美的南宋北宋也就连接着;
流淌着诗意江南的河水,
岁月就在西塘这里尾随;
作为运河的始作俑者,伍子胥
把苏州及其西塘变成了自己的遗迹;
西塘的小桥流水,就这样
流走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西塘两岸的人家,就这样
做成了一桩生意又一桩生意;
满街琳琅的酒肆店铺,
每一家都烟火人间得像一首诗;
最是那河边,那一碗芥子汤,
让我想坚持成一个流浪诗人;
喏, 还有小院里那一曲评弹,
让唐诗宋词变成了灵异的吴侬软语;
偷窥一眼绿杨深处苏小小的家,
拎不清要怎样才配得上青春年华;
街道上竟是身着宋服的少女,
西塘的柳永们在一旁唱着小曲;
我终于情不自禁走到桥上,
模仿了一次“忆江南”中的白居易。
相约江南
文/景志欣
又来到江南,
又遇上烟雨,
我在烟雨中走过,
不经意间遇见一个个你。
在杭州遇见你,
我们在断桥重温白蛇传的故事,
西湖山色空濛的烟雨,
轻轻亲吻那白堤,那苏堤。
在苏州遇见你,
我们在那些园林里看小桥流水,
寒山寺悠悠的钟声,
飘入雨巷苏州评弹的曲子。
在镇江遇见你,
我们在北固亭怀古,模拟辛弃疾,
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集散,
西津古渡记着那些漂泊的隐士。
在扬州遇见你,
想起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
折不断的柳,喝不完的酒,
大运河边的月色分出了南北东西。
在上海遇见你,
我们在黄浦江的外滩体会迷离,
冒险家的乐园成为时尚的芭莎,
黄包车把我们拉入电影博物馆里。
在南京遇见你,
我们不去想六朝古都那些往事,
中山陵还在巍巍地矗立,
南京长江大桥见证长江的奔流不息。
在绍兴遇见你,
我们奔波于灿若星辰的名人故居,
跑累了就去咸亨酒店喝一碗黄酒,
想象自己就是当年的孔乙己。
在无锡遇见你,
我们在太湖边谈天说地,
江南自古是形胜富饶之地,
一座座码头成就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啊,这天设地造的江南,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首优雅的诗,
你在我身边轻轻地吟诵,
我就在如痴如醉中爱你。
雄安新区掠影(组诗)
文/景志欣
其一
路上
高铁还在蓝图上奔驰,
公路却已是穿流不息,
换乘简易的机动小船,
一下子扑进白洋淀的怀里。
去年的芦苇挺着金黄,
今年的蒹葭泛着新绿,
在这新旧交替的时节,
盼望一场勃勃的生机。
机动船呼呼地你来我往,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像是在山水画里穿行,
让人想唱一首江南的歌曲。
泊船在没有码头的岸边,
一只只小船在那挨挨挤挤,
对面就是王老板的旧居,
二层小楼在夕阳中雄峙。
一只栖着鱼鹰的小舟,
在不远处招摇着巡弋,
一位像极了古人的渔夫,
准备着表演鱼鹰抓鱼的游戏。
站在二层小楼的阳台,
远眺烟波浩渺的水域,
没有看到雄安新区的新,
感受到这北方明珠的奇。
其二
淀里
两叶扁舟,
面对一片大湖;
没有方向,
全凭两位船夫。
水面平静,
只有船行的轨迹;
微风拂面,
传送俩船的信息。
去年的芦苇,
挺着金黄的躯干流连;
今年的蒹葭,
泛着新绿的嫩芽拔尖。
湖面浩荡似无边无沿,
湖水墨绿似翡翠漫延,
忍心划破那一片静谧,
因为相信会破镜重圆。
船夫是当地的老把式,
笔走龙蛇穿梭在画里;
问问才说雄安新区的进展,
坐坐抽烟回忆当年的传奇。
说起小兵张嘎的电影故事,
船夫指指岸上嘎子的张庄子;
说起雁翎队打鬼子的神迹,
让人想起孙犁的《白洋淀纪事》。
间或有岸上的建筑,
打扰风光天然的纯朴;
岸上的小镇人家,
都在岸边看着远处。
人说白洋淀最好的季节是秋季,
那时满淀的荷花让人着迷;
我说春季是淡妆轻描的西子,
你说秋季是浓墨重彩的西施。
芦苇荡是春天的画,
荷花淀是秋天的诗。
当近悦远来成为这里的时尚,
雄安新区就会成为四季的公寓。
其三
往事
往事越万年,
白洋淀在北方散淡,
夏商周从南向北趋近、趋近,
终于把它变成了华北明珠的摇篮。
往事越千年,
白洋淀在战乱的前沿,
汉唐宋就在这里备战、备战,
终于把它从军事工程变成了水上花园。
往事越百年,
白洋淀像是世外桃源,
在自生自灭中自求多福,
她的笑容就有时惨然、有时灿然。
这里的芦苇荡,
是风景也是资源,
村民们用芦苇编成苇席,
天南地北的家庭就在苇席上安眠。
这里的荷花淀,
是图画也是物产,
莲藕莲子端上百姓的餐桌,
白洋淀美名就在千家万户中流传。
还有菱角,还有鸭蛋,
还有各种鱼、虾、蟹、贝,
一网一网地捕捞上船,上船,
哎呀,那船就一艘一艘地上岸、上岸。
啊,北方水乡,
就这么一年一年地流着岁月,
啊,淀上人家,
就这么一年一年地生息繁衍。
往事再近些,
就来到了八年抗战,
淀里的人们揭竿而起,
组成了雁翎队保卫自己的家园。
《白洋淀纪事》,孙犁
用他那诗情画意的妙笔,
让水上人家活到现在,
让英雄故事代代相传。
还有电影《小兵张嘎》,
让我想起我的童年;
追着影片看遍周围村庄,
嘎子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不远。
往事轮到我,
就有些遗憾,
高中时骑车百里去那里买鱼,
却没有顾上好好看看白洋淀。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
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