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文
在我生命的长河里,有一段闪耀着橄榄绿光芒的军旅岁月,而杨传刚,便是那段岁月中最令人难忘的同行者。
1976年12月,我们两个怀揣着对军营无限向往的农村青年,带着满腔热血,一同踏入了部队的大门,从此,命运的丝线将我们紧紧缠绕,书写下了一段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
初入部队时,杨传刚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小伙。在那个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他没有光鲜的学历背景,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部队的训练艰苦而严格,每天天不亮,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就已经悄悄地起床,在操场上进行额外的体能训练。负重长跑、俯卧撑、单双杠练习,每一项训练他都全力以赴。汗水浸透了他的军装,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在战术训练中,他不顾身上被草地和沙石磨出的伤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动作,力求做到标准规范。
他对待工作更是踏实认真、一丝不苟。作为新兵,他主动承担起许多脏活累活,打扫营房卫生,他总是第一个拿起扫帚,角落旮旯都不放过;整理内务,他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如同豆腐块一般,个人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正是凭借着这种扎实训练、吃苦耐劳的精神,到部队后的第二年,他就被任命为副班长。成为副班长后,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还要协助班长管理班级事务。他以身作则,关心战友,主动帮助训练成绩落后的战友进行加练,耐心地讲解动作要领。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级的训练成绩都有了显著提升。
第三年,杨传刚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时刻,他被任命为班长,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作为班长,他既要带领全班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又要关心战友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在训练场上,他是严格的教官,对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在生活中,他是贴心的兄长,战友们有了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1981年,他有幸参加了华北军区大演习。在演习中,他带领全班战士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展现出了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再加上当时部队政策调整,不能从战士中直接提干,在当了6年兵后,杨传刚不得不带着对军营的不舍和眷恋,退役回到了家乡。离开部队的那一天,他站在营区门口,久久不愿离去,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知道,这6年的军旅生涯,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回到家乡后,杨传刚并没有因为离开部队而消沉。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李支书早就听闻了他在部队的优秀表现,见他为人正派,做事稳当,便报请镇党委,推荐他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职务。面对这个新的岗位,杨传刚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犹豫,他决心要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的两年间,他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倾听村民的诉求,积极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他多方奔走,争取资金,带领村民修缮道路;农田灌溉困难,他组织村民修建水渠,改善灌溉条件。他的辛勤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两年后,老李支书退休,杨传刚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这一当,就是26年。在这26年里,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村庄的发展和建设中。他深知,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发展村集体经济。于是,他四处考察学习,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一开始,许多村民对这个新事物持怀疑态度,担心投入了资金和精力却没有回报。杨传刚没有放弃,他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给村民们分析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自己带头承包土地,种植特色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病虫害防治、销售渠道拓展等问题都接踵而至。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一边向农业专家请教,一边自己摸索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种植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看到他成功了,村民们纷纷加入到特色种植的行列中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特色种植产业越做越大,村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除了发展经济,杨传刚还十分注重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他组织修建了文化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和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他还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弘扬了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尚。在他的努力下,原本落后的小村庄逐渐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也因此受到了群众的衷心爱戴,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主心骨。
55岁时,杨传刚担任村名誉书记,开始了传帮带的工作。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村干部,帮助他们成长。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优秀的年轻村干部脱颖而出,成为了村庄发展的新生力量。5年的传帮带工作结束后,60岁的杨传刚正式退休。
退休后,杨传刚随儿女进了城。本以为他会就此过上悠闲的退休生活,可闲不住的他却说服儿女,在小区做了一名保安。穿上保安制服的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兵的日子,浑身充满了干劲。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每天早早地来到岗位上,仔细检查小区的各个角落,确保小区的安全。他对业主们也十分热情,总是主动帮助业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业主们的快递到了,他帮忙搬运;老人行动不便,他搀扶着老人上下楼。他的老实厚道、正直肯干赢得了业主们的一致好评。一年后,他被任命为保安队长。担任保安队长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队员,不断完善小区的安保制度,加强安保人员的培训。在他的管理下,小区的治安状况越来越好,业主们的安全感也越来越强。
三年后,杨传刚又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口碑,当上了小区物业经理。作为物业经理,他不仅要负责小区的安保工作,还要统筹协调小区的各项物业管理事务。小区的环境卫生、设施维修、绿化养护等工作,他都亲自过问,认真把关。他经常深入小区,倾听业主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物业服务质量。在他的努力下,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业主们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如今,杨传刚快70岁了。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精神依然矍铄。儿女们一直劝他回家休养,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可他总是笑着说:“我身体还健康,还能再干几年。”
在杨传刚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永不言弃、永不停歇的精神,那是军旅生涯赋予他的宝贵品质,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念。
杨传刚的人生,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奉献的传奇。从热血青年到优秀军人,从村干部到小区物业管理者,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为有这样一位战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