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是因你生而闪耀
文/寒江雪
有人说孩子越优秀就离父母越远。我在女儿离开家乡到另外一个城市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就认同了这种说法。直到后来女儿去了其他城市工作,就时常经历着短聚的喜悦,离别前的忧伤,分离时的不舍。我突然意识到,这原来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离别,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其实都是为了那一刻的分别,到头来我却无法释怀。之前抚养孩子就是为了让她更好的离开自己,而那个城市,注定是一个即使远隔千里万里也会魂牵梦萦的地方。从那一刻起,我会忍不住去查阅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会忍不住关心那里所有的新闻,关心大大小小的事情;会忍不住对那里的地缘知识很敏感,对那里的历史感兴趣,仿佛要把那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我清楚的知道,牵挂一个人,想了解一座城。从此,我的手机里多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心的世界里没有春秋,只有冬夏冷暖,购物平台多了一条默认的收货地址,随时寄去所需一切,默默的关注着孩子的微信,通过她的每条信息,分析当前的生活状态。
多少个静夜,眼巴巴的遥望她所在的既陌生而又亲切的那座城市无眠。刚离开时,微信里会时不时冒出几张相片或几段视频,时不时会留下一段美好的文字,我看到了就会幸福快乐一整天,慢慢的问一句答一句,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再后来问话也迟迟不回。倘若好久都不留一点文字信息,我就会变得失落和焦虑。
接下来的日子,思念就会变成一张张的高铁车票,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失落;思念就会变成不断的送别和期盼,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奈。而习惯了这种聚散的她,有时候连一个完整的背影都忘记了留下,直到有一天,一个侧影都会让我欣喜不已。回味半天,时间长了,思念就会变成微信里时断时续的微弱信号。终于我劝自己,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也许放手才是对她最好的爱。
这时我意识到,最大的悲哀是我们只活在孩子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最终还是要孤身一人,是时候体面的退出了。当初因为爱,送她去千里之外,如今还是因为爱,作为父母,人生的下半场必须好好的爱自己,从此不问归期,习惯分离。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唯有父母的爱可以穿越地狱和年代,引发无数的共情。让自己变的伟大起来,记住英国著名心里学家克莱尔的那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当代女作家龙应台在她的《目送》里说: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对我的女儿说,独在异乡不为客,勇敢的去面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从此不再给你批发那些琐碎、沉重的“关切”,只想让你知道,你生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