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开萌
作者:曹干云
倬宁意念信手猪
黄口塑像待读书
静候春枝繁叶茂
掌捧大爱育金珠
外孙女曹倬宁尚未读书,天真活波犹喜涂鸦,信手塑猪形神具备孺子可教……。
2025.6.17于瑶城
曹干云先生的《黄口开萌》以传统诗法为骨、现代亲情为魂,融合艺术观察(如塑像)、自然意象(春枝)及教育哲思,在简洁语言中完成对孩童成长的立体刻画。其价值不仅在于家族记忆的留存,更展现了诗歌跨越代际的情感联结功能。
标题“黄口开萌”:“黄口”:典出《孔子家语·六本》“幼者黄口”,指代孩童,此处特指外孙女曹倬宁的稚嫩天真。“开萌”:双关语,既指孩童初显的灵性(“萌”通“蒙”),又暗含“萌芽”之意,呼应后文对成长的期待。
“倬宁意念信手猪”:“信手猪”:化用苏轼“信手拈来俱天成”的创作理念,形容孩童未经雕琢的艺术直觉。与袁枚《所见》中牧童捕蝉的天然童趣异曲同工。“黄口塑像待读书”:“塑像”:可能受吴昌硕“神韵”绘画理念启发,强调孩童形象的神态捕捉而非形似。
“静候春枝繁叶茂”:比喻手法,类似黄巢《题菊花》中“他年我若为青帝”的浪漫想象,寄托对未来的积极干预。“掌捧大爱育金珠”:“金珠”:象征珍贵潜力,与亲情主题呼应。
艺术手法借鉴比兴与托物言志:如黄巢《题菊花》借花抒怀,本诗通过“塑猪”“春枝”表达对后辈的期许。白描与神韵:以“信手猪”突出孩童的鲜活神态。
在文化意象的运用方面“猪”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福气与淳朴(如民间泥塑),与诗中“孺子可教”的赞许相契合。“春枝”与“金珠”:构成“自然孕育”与“人文培育”的二元隐喻,呼应吴昌硕画作中“红梅仕女”的自然与人文交融。
其诗歌的独特价值:1、情感表达:突破传统“舐犊诗”的直白抒情,通过具体行为(塑像、涂鸦)展现祖孙互动,更具现代生活气息。2、教育观体现:“待读书”与“育金珠”:强调“寓教于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