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立凯,男,汉族,本科学历,1990年10月入伍,自幼爱好书法绘画,跟随安徽署名画家詹克荣、赵景庵等老师学画多年,入伍后在青岛警备区军史馆、文化活动、计划生育宣教中心等设计布展工作,后被部队推荐到解放军报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师承著名人物画家陈玉先、王天圣、顾正主等等署名军旅画家。在部队多年宣传文化工作,曾参与了山东省军区、青岛警备区军史馆、计划生育宣教中心设计布展工作。
【艺术成就】
2017年9月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国际书画展中作品《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荣获书画类一等奖。
2016年6月创作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物画屠呦呦荣获第十五界人口文化奖全国三等奖。(国家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亲自颁奖。) 1992年开始,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中国书画报》等十几家军地报纸杂志发表300多篇美术书法作品。
2004年纪念任弼时诞辰100周年国画作品《孔繁森》获优秀奖。 200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画作品《张学良》获济南军区一等奖。近年来创作不断特别是创作的系列作品《各国元首与国花》受到业界广泛赞誉。
2006年转业在青岛市南区文化局。根据老舍先生儿子舒乙先生口述写了《青岛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布展和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布展,青岛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建好后得到老舍先生家人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及各级领导的好评.



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李立凯先生以其卓越的才华与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书画创作,既是对千年文脉的虔诚传承,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创新诠释,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李立凯先生笔下的骏马,骨骼肌理严谨精妙,仿佛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精心雕琢的杰作;每一匹马都个性张扬,或昂首向天,嘶鸣震彻云霄,或扬蹄腾空,奔腾之势破纸而出。灵动、流畅、潇洒、英俊集于一身,激情似火焰般在宣纸上熊熊燃烧。其写意之法浸润唐风古韵,自成一套独特的画马语言与审美体系,开创的唐韵骏马,让传统马画艺术焕发新生。无论是单马孤影的傲然,还是群马齐奔的雄浑,皆栩栩如生。在宁静闲适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观者仿佛能触摸到自由的脉搏,感受生命的律动。




李立凯先生的国画梅兰竹菊对笔墨的运用堪称一绝。画梅时,画家以苍劲老辣之笔勾勒枝干,恰似书法中的篆籀笔法,古朴厚重,尽显岁月沧桑;新枝则用灵动活泼的行草之笔,轻盈流畅,展现出蓬勃生机。花瓣以点厾之法绘就,浓淡相宜,或疏或密,将梅花的娇艳与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画兰讲究笔法的飘逸与灵动,兰叶以中锋用笔,如 “写” 字一般,每一笔都蕴含着 “永字八法” 的神韵,撇捺之间尽显潇洒风姿,且叶片的穿插疏密有致,体现出一种节奏之美。竹子的绘制对用笔要求极高,以中锋为主,画出挺拔的竹竿,节节分明,彰显其坚韧不屈;竹叶则用侧锋横扫,如疾风骤雨,笔势凌厉,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远近、向背关系,营造出竹子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画菊时,花瓣的描绘细致入微,以细腻多变的笔法表现其卷曲、舒展之态,或工笔细描,或写意挥洒,皆能传达出菊花的神韵。




李立凯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始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善于从日常细微处汲取灵感,将平凡的一花一草、一鸟一虫转化为充满诗意的艺术形象。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物象的精准把握,又融入个人对生命、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高雅的笔墨格调与质朴的生活情趣相互交融,构筑出超然脱俗的意境空间,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升华。





李立凯先生笔下的人物画,线条流畅自然,精准地勾勒出女士的轮廓和体态。对人物的面部刻画入微,眉眼神情栩栩如生,仿佛能从中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细节处理上,如发丝、服饰的纹理等,都展现出先生的精湛技艺和用心。



细品李立凯先生隶书,结体匀称方整,笔法灵动不失庄重。笔墨似琢石,借速度摩擦之力,营造出力透纸背、饱满圆融的审美意境。将其作品悬于厅堂,仿若置身汉代,古朴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精妙呈现,更是蕴含深厚文化格局、陶冶身心的珍品,极具收藏价值。


李立凯先生笔下的草书线条,似奔蛇走虺般灵动,连绵回绕间满是蓬勃的生命力与张力。笔画粗细变化强烈,轻时如游丝般纤细飘逸,仿佛能随风舞动;重时如崩云般厚重磅礴,似有千钧之力。在这强烈的节奏变化中,独特的韵律缓缓流淌,宛如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其笔法更是精妙绝伦,既传承了古人的书法精髓,又大胆创新。


李立凯建设老舍故居时与老舍之子舒乙先生合影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