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庆国,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大众文化协会理事,焦点中国网希望书画院付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学会理事、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画院08届研修生。
胡庆国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绘画,特别是在河北美协副主席韩喜增,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孙菊生,石齐等大家的亲自指教下,其技艺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在写意花鸟方面,形成自己豪放潇洒大气的独特风格。




胡庆国先生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将牡丹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姿态都捕捉得淋漓尽致。花瓣的脉络纹理,花蕊的纤毫毕现,叶片的舒展卷曲,无不细腻入微,展现出扎实深厚的写实功力。在精工巧丽的描绘中,又巧妙地融入灵动的笔触,使画面摆脱了呆板,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活力。每一笔勾勒,每一抹设色,都饱含着画家对牡丹的热爱与赞美,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仿佛置身于繁花似锦的牡丹园中,眼前繁花摇曳,耳畔蜂蝶嗡鸣,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沉醉于这艺术营造的绝美世界之中。



胡庆国先生爱画柿子,也善画柿子,他笔下的秋柿个个金黄饱满,令人垂涎欲滴。老师下笔,必出精品,其柿子画构图精巧,用笔大胆老道,运墨淋漓自如。火红的果实、粗壮的枝干与茂盛的枝叶呈现一幅大气磅礴之势,寓意生机勃勃、事业有成、事事如意,不由让人想起著名诗人陆游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人秋获争登场”的著名诗句。




胡庆国先生笔下的荷花千姿百态、造型优美、风韵雅致、情趣生动,他的每一幅作品似乎都在追求诗的意境,让观者仿佛于无边的想象中身临其境,真可谓“画内蕴诗意,荷中藏风骨。”他正是通过情感与笔墨的交融创作出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荷花作品。他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生得乖巧,含苞待放的花蕾于荷叶之下,既显出阳光下的温柔,又有不胜风凉的娇弱。艺术来源于生活。先生常到荷塘旁静坐,与塘中的荷花“对话”,用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不断启发着自己的创作灵感。


细细品鉴胡庆国先生的牡丹画作,枝茎或墨或色,皆健劲有力,穿插有序,疏密得当。花瓣形态丰富多变,层次分明,色泽滋润融洽。为避免画面流于俗艳,先生巧妙运用水墨绘制叶子,以沉稳的墨色调和色彩的浓烈,实现视觉上的平衡。在用笔上,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多种笔法灵活交替,让画面“艳而不俗”,充满变化。




胡庆国先生的牡丹国画作品别具一格,笔下牡丹或含苞待放,含蓄婉约;或迎春吐艳,热烈奔放。画牡丹之难,难在展现其高贵不俗、雍容大度的气质。不少画家因用色不当,致使画面出现绚红搭绿、尖跳刺目之态,牡丹的神韵尽失,徒留俗艳。他的运笔,是书法功底的自然流露;他的绘画,是书法艺术的升华延伸。



胡庆国先生的国画桃子,色彩墨韵酣畅淋漓,意境深远,具有古风古意。红花虽好还需要绿叶来扶持,先生的桃子配有浓密的枝叶,体现出了一派勃勃生机,粗壮的树干和茂密的枝叶,是一种写实的手法,给人一种厚重质朴的感觉,如果说桃子犹如仙桃,那么枝干树叶则是人间之物,这种画法,平实体现不凡,质朴中透着雅致,二者相结合,相映成趣,也体现了先生的独特的艺术思考,他坛独树一帜的桃子画法在当今画坛备受推崇。



胡庆国先生的柿子画,画面呈现出秋果累累,一片丰收的人间美景,蕴含着一种无限生机和成熟之美。作品构图讲究,疏密结合,三两枝干旁逸斜出,主体刻画突出,硕果累累柿子恰当地错落于显眼处,一对啾哝的雀鸟为画作增添了生机和灵气,高雅不俗、品位不凡,笔法无不老到,具形而具神,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