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简历】
唐成光,男,1963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1991年开始发表散文诗作品,散见《德阳日报》《伊犁晚报》《作家村》《散文诗》《星星》等多家报刊。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德阳市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散文诗集《我在乡下教书》《我在安顿灵魂的那一边》。
【创作谈】
中国散文诗生长了百年,枝枝葱郁,叶叶青翠,广袤生长,焕发着生机。不同方向的风一股脑地吹,令新诗、散文惊异!对散文诗,我以感觉、印象、情绪产生引发我“思想与感情波动”,依然认为散文诗就是散文诗:她是情的;她是美的;她是灵的;她在虚的境界之中构造美的文体,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当然散文诗她有散文的形散而神妙,因此我更感觉到散文诗在叙事之上的诗意特点:散文诗的叙事是美的。以叙事的手段,以此营造美的境地,来达到散文诗的抒情性,呈现不一样的取舍,用以体现灵性的诗意。当然,散文诗不是散文,其叙事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个故事,而有选择地点击,在叙事之中含抒情,抒情之中有叙事,融会交流。这当然能不能满足散文诗读者期望获得的情感共鸣和赏美兴趣的要求,有待读者感悟!那些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淡淡的诗性色彩,且有浓郁的诗美情怀萦绕其间。这便是我要努力完成的“叙事”性散文诗的探索。然而事实上我确实没有把她做到依托式的选择与取舍?但诗“情”却是浓浓的!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波德莱尔指出:“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的意象,确乎“折射生活”功效的散文诗创作的原点。我只是选择了情“点”,以拟人、夸张的手法,展现生命里人性的美好,抒发我灵魂中虚拟的真实,独自的感染和诗意的美好!只是想把内在情绪、点的辐射、情的冲击,照亮我一节一节的旅程。只是努力地拿捏、捕捉、弹拨,或许你的阅读会让我的散文诗更有诗意。姓散却并不依附于散,名诗却不拘泥于诗。我还是希望我依然行走在散文诗的路上,在散文诗的熠熠光芒下,让我的灵魂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对散文诗“如实交代”,“站在虚构这边”,让时空转换,想象驰骋,主题深化,领域拓宽,审美提升,我虽然有对散文诗精神家园如饥似渴的向往,但是能不能直抵灵魂的动荡、情感的波动和内心的惊跳,带给你“望梅止渴”的审美享受,我想直言不讳地说:我正在醒醒脑、补补课。
【篇目选】
《潇潇痴情雨》发《文学青年》1996年5期。
《爱情透支档案(组章)》发《散文诗·下半月刊》2007年5期。
《留守孩子》发《散文诗·下半月刊》2008年4期。
《拎着爱情行走(组章)》发《作家村》2009年2期。
《过好这个春天(外一章)》发《伊犁晚报》2009年11月20日。
《静悄悄的村庄(四章)》发《散文诗·下半月刊》2010年3期。
《我坐在五月的雨里》发《星星》诗刊2011年12期。
《爱情透支档案(十章)》发《青年与社会》2011年12期下半月刊。
《背着遗憾出发(组章)》发《中外诗歌》2012年1期。
《在遗忘的角落点灯(四章)》发《散文诗·下半月刊》2013年7期。
《拎着疼痛开放的花朵(组章)》发《四川散文》2020年2期。
《摘一朵雪花送给你(组章)》发《文化时空》2024年1期。
【代表作】
手是一种感觉
染亮一抹情,一只手掐着一个日子。无须盗用实词抑或虚词。躁动驻足于一只手的灿烂。情感的自留地葳蕤着植被。
因山外那堂历史课。阳光,飞鸟,树林,大地纷纷走进课堂。你的晕车变得亲切。车夫与路变得亲切。你的手变得亲切而热烈。当我握着你的手时,你说:“总有些想哭的感觉。”你是否知道,你五节不等的线段,简洁着我一生灵感的历史啊。
情朦胧在握手之间。爱生于偶然,情生于感觉。这时爱是一种心境:都市的街灯是山后果园里挂满的果子。清清澈澈,酸酸甜甜。手是一个温暖的词。
你手的言语,制造了我心的意境,平静的湖下有谁在潜泳?
抹岁月尘埃,默读一只不出脑海的手。校园的大树下,多了一双对视的眼睛。手的传递正在心的上空飘成:历史以外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对话的声音。
春天里 守着同一名字的边缘
情在转弯处留下故事。默读故事的险情,洪水一般难以截流。阳光、月光含情含笑,在同一名字里涂改着爱的姿势。
你的名字,一个大千世界,横着柔柔的流水,竖着青翠的果树,拆散了白云出岫,拼起来青绿一山。
我就在同一名字的边缘守望: 胸中腾腾热气。背后习习凉风。
春天在我眼睛里走了样。随手点燃一支烟,抽开心的门扉,品味春天里那最后一抹绿。爱如烟,淡黄淡黄;情如烟,光亮绵长。沉浸爱情有害健康。于是,我只好眯着眼,让爱情在缄默中悄悄流浪,去远方,去远方……
在春最后的守望里,阳光很好,我趁着风声鼎沸掂起双脚去抓那远去的心事情事。不小心,脚下踩空,跌在了沼泽地。
春的蓄意安排,已被我走成了轻飘飘的过去。
融融星期四下午的吻
一群山静立于天空下,一个校园恬静在山脚下,一座楼屈缩在校园大树下,一把阳光清清醒醒地逼近着两个楼里喝着葡萄酒的你我。
多温馨的下午,宁静的星期四下午,阳光娇嫩得像天上掉下的水。在静默中,两张焦渴的唇纵容着舌头,滚成一团抑或打架也能暖和人心。
在某个星期四下午,一个吻记载着短时的宁静与安祥,两块干渴的田里甘泉汩汩直往上冒。幸福躲在缄默的背后窃窃发笑。
吻如细雨,被安逸的幸福挤压、推拉、渗出、凝结。拥抱着如两个归家的小孩,整个地被温馨包围。
某个星期四下午的吻,涂抹着生命的某些颜色。
一缕清风温柔地拂过,满山的青翠缓缓地流淌,背后凉风阵消阵长。殷红的果实委屈不舍地掉落,不经意中打开了或展露着成熟。
我本能地吸吮着这历史般刻下的幸福之水,对着星期四下午的阳光吐着私藏杂念的唾沫。一对鸟正在山林深处清脆地鸣叫着。 这时候,你正眯着眼展示笑容。
我写下这些记忆的时候,正品着红葡萄酒的味道。
我的独白与你的表达
你湿漉漉的情意永久地留在我的嘴唇。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手机的短信里挥舞着,所有的幸与不幸都真切记录于那往来的时空上。 一场灾难被一点点地剥开。
某个人的智慧里,是否任何逼近真相的东西都有价值。窗外有变化着的不变风景:几片青绿的枝桠下,一扇半掩的小门里,进进出出的你牵着我的眼睛,每一眼都是一帧永不褪色的风景。
始与终,恒久地生痛。
门与窗,挑起潜滋暗长的心事。
风景掩映的故事如潮汐般淹没着我。 你眼睛的言语,是我此生寻得的最佳答案。
我试着透过热爱文字去解读,于是我的诗歌就在李清照的词里恬静地睡着了。
你的背影里正映放着尼采的悲凉,亦如你晾晒的红裤子。我的背后,还会有追求月光以及凝望螺丝坡雾气的女人吗?
细节经典着不该发生的故事。
爱着犹如虫子咬
心忘了归家的路。低着头拣拾朝露的情意。有影子晃动……有落寞者恍惚着,有苔痕在苔痕上生长……爱是夏天的蚊虫,细小而慢,却潜入血液与骨髓。
心如冰却火一般拷问着魂灵,咬紧牙关,沐浴星辉月光。掬一捧,栽种在生命的田畴。清风徐徐,一楼清香跑过我的额头,几片蛙鼓敲着心灵。爱与情一种血脉相牵的啼哭,其声如夜行的灯盏,浑浊,困惑,包裹烦躁,却主宰着方向。 心里有了怀念的姿势……
生命里有了慢的动作……
田地里生长着摇摇晃晃的作物。有牵有挂的日子,我来了。
有雷有雨的日子,我来了。你走时,却沾满了月光湿湿的思念。
你一走,小溪流水就不再回到源头。鸟系着纤细的绳索,高飞吧!
夜枕着我的念想,入眠吧!
你是我生命门槛上的风景
在静谧的校园,我正在一棵树下,回味着你曾滋养我情缘的手。走过鸟鸣,走过书声,走过凝神的天空。整个冬天暖烘烘的。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走过浪漫,走过温馨,嚼着平淡之味,想着另类沟沟坎坎风风光光;站在爱情的山峰上看着另一座爱情火焰山,心蠢蠢欲动。
走过了生命的一段平坦草原,望着羊一般的儿女,望着夕阳与草原相吻的边际。所有的景象都在生痛。
看着你的时候,我总想着生命的大草原。刮风,下雨,手心的温存,抵达我生命的某一角落,来不及躲藏,于是,滋生走出草原的念头,而往往有你在前面挡着,脚步迈不出这道门槛。
校园的幽静里总是蕴藏着生命的激情。
你的静谧总是我生命暗河里绝对的运动。
【评论录】
詹仕华:成光热爱教育事业,也热爱诗歌,他把对诗美的追求融入教学中,又在校园的沃土里生长着自己诗的花树。更深夜静,他用朴素深情之笔,写乡下教书的苦乐,人生的奋斗,生活的磨砺,收获的甘甜。他就这样一路写着。成光通过《我在乡下教书》系列,真实深情地记录他的教书生涯。他写留守儿童,写乡村教师,写教室,写班主任,写晨读,写校园钟声……他深情地歌唱他的校园生活。“我在乡下的校园里,握着一粒粒的碎雪,把岁月的阳光磨成自己头上最美的月光”。他带着这些孩子们,缓缓地打开新书的封面,沉浸在绕不开的墨香味里;九月稻熟,一群学生像鸟儿叽叽喳喳从稻香里飘回学校的书声令他沉醉。他真实地描述曾经居住的宿舍,“风穿堂而过的破教室里,一桌一椅一床,书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屋顶蜘蛛在毫不气馁地结着网,长脚蚊子嗡嗡觅着隐藏的血液”,“音乐的钟声里,我在教室和寑室之间,丈量着人生的距离”。这些都是他数十年的切身体验,都是他植根于山乡校园的果实。这些诗句,有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泥土气息,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唐成光不只写校园,也写生养他的故乡。他通过《我在英雄故乡的中江》、《我在草木中间活着》小辑,表达诗人对丘陵山乡的深情和挚爱,表达乡土对他的养育,给他的苦乐与甘甜。在诗人的眼里,故乡的油菜花是最美的景致,“一层层,一片片,如灯,如星,一个劲地含苞吐放,村庄被“刻成东一块,西一块的黄金记忆”;他赞颂有了黄桷树的站立和守望,“村庄就没被风化的岁月”;他歌吟故乡的棉花像母亲般的温暖;他写父亲的辛劳,童年清苦的生活;写坝坝宴“家长里短,隔桌的酒碗碰来碰去,把真情实意传过来传过去”;他歌唱英雄黄继光,他赞颂故乡的农民工……这些散文诗情真意切,充盈着山儿子的赤诚。爱情亦是成光吟唱的重要内容,《拎着爱情行走》小辑即是他内心的歌唱。他写初恋的甜蜜;乡村爱情的朴实、真挚、温馨;写对爱恋的叹息:“沉浸爱情有碍健康,于是,我只好眯着眼,让爱情在缄默中悄悄流浪”;写深情的凝望,“窗外有变幻着的不变风景,几片青绿的枝丫下,一扇半掩的小门里,进进出出的你牵着我的眼睛”;也写失望“你一走,小溪流水就不回到源头”,“我站在爱情远去的伤口,顶朵朵云彩,踏棵棵青草,盯着爱情:一半茂盛,一半荒芜”;亦写爱而不能,“爱情如黄桷树,深植于故乡的校园,你忧伤的背影永远是我耐读的课文”……爱的执着和坚韧,爱的美丽和真诚,都深深打动我们的心。这些散文诗让我们读出诗人的深情,灵魂的跃动,情感的细腻,心灵的美好。散文诗是美文,是雅文学;是通过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给人启迪,浸润人们的心灵。我读成光的散文诗即是如此。朴实、清新、优美。他通过撷取生活中的一个个美好的形象,营造出美的意境,读后让人愉悦,被他传达的美的情感和真诚打动。成光在《备课》中,把教师平常的临窗备课,灯下思索,通过“写呀写,一轮月亮,圆了缺了”,通过解疑释惑的,“风在哪里?浪在哪里?礁在哪里?个个疑点在脑海里排着队站成列……浩瀚如海的一片茫茫……电闪闪啊,掀开黑夜垒起光芒”,待到“从书本抬起头来……窗前开始泛白,对面涌来的朗朗书声,冲洗着我倦飞的心魄”。诗人通过丰富广阔的联想,营构出一幅生动瑰丽的画卷,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耐人咀嚼,让人读出厚实的意蕴。《我在乡下教书》《一块荒地》《守家》《我在英雄的故乡中江》等,都是值得一读的篇章。散文诗之所以被人喜爱,有着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有散文的自由和诗的韵味,潇洒自如;通过它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绪和情感。在这点上,成光是把握得较好的。在《邓老师和她的孩子们》中,诗人通过一柱炊烟牵着二十三双眼睛,一间教室二十三棵脑袋,两个班,一位老师,给前排数小棒,为后排读课文,三十二年,她肩上的竹背篼,换了一个又一个,娃娃们走了一批又一批。其中有叙述、有细节、有抒情,有跳跃,又有作者情感的升华。这是一章成功的散文诗。他的《留守 留守》《乡村教师》《词语擦亮的清凉学校》《三室》《学校的味道》等都属佳构。

sanwenshinianjian2025年第11期(总第597期)
主 编:张新平
执行主编:尤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