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湾与石坞的故事》
作者:孙一亮
在雄伟的泰山背后,隐匿着一处足有十层楼高的瀑布潭。这里三面环山,两道飞瀑倾泻而下,从高处俯瞰形似天井,故而得名“天井湾”。泰山向有“前有黑龙潭,后有天井湾”之说,天井湾与黑龙潭并列为游客必赏的两大瀑布胜景。
天井湾坐落于“明堂泉”西侧,距“天龙水库”约三华里,毗邻登泰山的古道。它是泰山最大的瀑布潭,海拔约八百米。每逢雨季,瀑布如千尺银链飞流直下,轰鸣声震彻山谷,经年累月的冲击在崖下形成深潭。
相传,天井湾是七仙女的浴所。每年六至九月夜深时分,仙女们便会翩然至此。她们生性爱洁,四海游历间,太湖、鄱阳湖、洪泽湖、长江虽碧波浩渺,却难觅清幽之境。某年春末夏初的月夜,七仙女途经天井湾上空,见此处溪清潭碧,潭中螭霖神鱼金光闪烁,当即按落祥云,在石坪宽衣解带,入潭嬉戏,清脆的欢笑声回荡山谷。
一日,皓月当空,山中一位牧羊人偶然撞见这一幕。他惊慌失措,想避开却无路可走,只好躲在巨石后屏息等待。此时,潭中突然传来“救命”的呼喊。牧羊人顾不上羞涩,纵身跃入水中,奋力托起呼救的七仙小妹。殊不知,这竟是仙女们为考验人心设下的局。七仙小妹感念牧羊人的善良勇敢,携他向北飞至一处开阔之地,挥袖间变出成群牛羊,又筑起石屋,还在屋西侧引出清泉。从此,无家可归的牧羊人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此后,这处石屋与清泉便留存下来。后人为纪念七仙女的善举,将天井湾北面这片区域命名为“石坞”。历经千年岁月,石屋依旧矗立,清泉潺潺不息,成为游人休憩、饮水的好去处。
附诗两首
《咏天井湾一》
天井藏幽处,仙娥沐月华。
登峰寻旧迹,泉澈映烟霞。
《咏天井湾二》
飞瀑垂银练,深潭映碧空。
千年传说在,石坞沐春风。
2025.6.16
作者简介
孙一亮,泰山景区退休教师。从教40年,桃李满天下。爱好奇石收藏。建有泰山奇石文化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