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再次深刻体会到那句话的真实分量:“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尤其是“用师者王(旺)”这句,愈发觉得它不仅是一种战略思维的高度,更是一种人生发展的根基认知。无论自己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哪怕自己已经拥有不俗的认知和能力,依然需要高人为师。这里的“师”,不是简单的指导者,而是那些具备更高层次的认知、更深智慧和更远眼光的人。他们的存在,是一个人的天花板能否被突破的关键。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认知盲点,特别是在自己身陷局中、心态焦虑的时候,更容易当局者迷。很多时候,明明已经走了很多路、吃过很多亏,可在“焦急想突破现状”的那一刻,我们还是会冲动行事,重复曾经的错误。就像这一次,我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海外,想要尽快落地、尽快找到方向。我每天都冥想,每天都在做自我觉察,思考写下许多深刻的感悟,然而内心那股“我得马上稳住”的念头,还是让我不自觉地急躁了。我开始频繁考察一些实体项目,甚至已经准备加盟一家门店,全情投入,仿佛那就是安全的出口一样。
但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去请教几位身边的“师者”。他们没有否定我想做事的冲劲,而是带我看清了这个决定背后更深的代价。他们问我:你有没有想过做了这家店之后,你能不能抽身?你还有没有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思考?还能不能观察更广阔的世界?你的天赋和资源是否被困死在一家店的繁琐中?这些问题一下就把我给点醒了。我本以为自己已经不再冲动,可事实是,只要焦虑还在,冲动就从未真正离开。我几乎又一次重蹈覆辙,走进了新的困境,而自己竟然毫无察觉。
这次的经历让我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越是着急的时候,越需要比自己认知更高的人来提醒自己才可以。而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凭感觉博弈人生。真正厉害的人,永远不依赖孤勇,而是善于借力,善于汲取他人智慧。那些我们看起来无所不能的成功人士,比如巴菲特、李嘉诚、马云,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智囊系统。一个国家尚且需要宰相和军师,更何况我们个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方向错了、方式低效了、节奏乱了。而“师者”之所以可贵,就是他们拥有我们暂时还没有的高度,看得比我们远,思考得比我们深。他们的一个提醒,往往能节省我们三年、五年,甚至避免一次致命的代价。
真正的高手,往往不在具体做事上,而在于他们更懂得利用思维、撬动资源、布局人脉,把自己从琐碎的事务中抽离出来,去投资更大的可能性。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努力,但很多努力都是低质量、甚至是浪费生命的瞎忙。而认知越高的人,越懂得用最小的杠杆,撬动最大的价值。
我也被提醒了另一个方向,做事要顺趋势,不能靠惯性。当你能踩中趋势,就像顺风扬帆,效率倍增;而逆势而行,无论多努力,往往都只是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个时代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往往只有那么一两次,而那些能够抓住机会的人,往往背后有“师者”指点,才能洞悉风向、迅速出击。
更进一步讲,我也重新认识到一个现实:这个世界并不是公平分配资源的地方,它遵循的是“二八法则”甚至“九一法则”。20%的人掌正在控着80%、甚至90%的资源和信息。如果你渴望成长、渴望财富自由,你就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圈层和思维中打转,而是必须向这些拥有更高维度认知的人靠拢。靠近这些人,不是盲从,而是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信息路径、价值判断,直到你逐渐具备同样的判断力和能力。
最后我意识到,所有的人脉、资源,不在于自己认识了谁,而在于我是否用对了人。不管是师者、是友者,还是徒者,如果自己不会去用他们的能力、智慧,不能让他们发挥价值,那这些关系只是表面的连接,不会带来实质的改变。人脉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是否转化成了实际的助力和成果。能不能把一个人放在正确的位置,让他产生影响力和价值,这种能力,本身就是财富。
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在做一件事:不断寻找高认知者,靠近他们、学习他们、请教他们,并最终成长为可以独立做判断的人。但这条路永无止境,因为自己越成长,就会发现,还有更高一层的认知在前方等我去碰撞。而自己越能在关键时刻保持谦卑、愿意请教,就越能获得智慧的馈赠,越能走在正确的节奏与路径上。
愿我们始终保持觉察,始终愿意听取高人对自己的提醒,在关键时刻少走弯路,做出真正有格局的选择。愿我们都懂得:一个人最大的资源,不是手头有多少资金,而是身边是否有“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