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系列·361·九文(陆游转世的)·不忘唐婉念故人·七阳
文/九文-
2025-06-02-09:20-作于南京一中
水驿江程去路长,
陆游归梦寄吴樯。
晴收宿雨滋兰芷,
初系芳洲缆斜阳。
重到帝乡无旧故,
浅衔苏酒感悲凉。
鬓丝凌乱凝霜雪,
烟树参差辨武昌。
注释:
水驿江程去路长:
指陆游回帝乡时驶向吴国的船只在回归的途中则深深感叹去向水路驿站的归途十分遥远漫长。
樯:
读作qiáng,其本义为帆船上悬挂风帆的桅杆,引申可代指船只或帆船整体。字形由“木”和“墙”简化声旁构成,属形声字。康熙字典中明确记载其为“船樯,帆柱”,与橹、楫等船具并列使用。
1、该字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是:
在古诗文中,“樯”常借指战船或船只。
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以“樯橹”代指曹军战船,形容战争惨烈。此外,“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等典故,均以桅杆倾覆象征动荡或失败。
2、该字的相关词汇及其引申义是:
“樯”可组词如“帆樯”、“桅樯”,形容船只密集(如“帆樯林立”)。现代汉语中,其引申义仍保留对桅杆、船体的指代。部分文献中“樯橹”合称,泛指船具,如“樯橹齐发”形容舰队行动。
陆游归梦寄吴樯:
意思是指陆游将归乡的梦境寄托在驶向江南(吴地)回归自己的帝乡途中的船帆上。
芳洲:
生长长满各种水草和香草以及野花的水中绿洲,水中香草茂盛之地(《楚辞》引申为美好之境)。出自《楚辞·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经典用例:
1)、唐代郑愔《采莲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2)、宋代张元干词:“芳洲生苹芷,宿雨收晴浮暖翠”描绘雨后芳草洲的朦胧景色。
3)、清代王夫之《春尽》以“杂甸与芳洲,当时不可留”暗含对逝去美好的追忆。
2、现代用法:
1)、形容风景秀丽之地(如“公园是四季芳洲”)。
2)、比喻品貌出众者(如“她如芳洲般优雅”)。
王仲华,笔名九文,也称九文画家诗人21,号蒙童,南京市一中马群分校的美术教师。1971年7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油画作品参加江苏省油画家作品展,也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过南京海内外油画家作品展,还参加过江苏省省公安厅组织的以缉毒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展、参加过江苏省全省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的油画作品展。2018年12月参加过法国巴黎当代来自中国油画家对外世界油画创作交流展,现居南京。擅长中西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也擅长古典诗词、汉赋及文言文的创作与赏析,同时也爱好现代诗歌以及音乐歌词与作曲的创作,在中国当代诗坛先后发表古典诗词一万八千多首作品,发表原创的现代歌词200多首,在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论坛发表自己作词作曲的音乐原创作品几十首。诗词也每一天发表在网络平台里的《今日头条》或《都市头条》。是中国华夏诗词学会的特约作家撰稿人,又是中国诗歌网官网签约的诗人。从2021年4月20开始,本人已经被中国诗歌网官网诗词论坛推为古韵诗词的主编。音乐作品参加了中国全国级音乐论坛组织的音乐原创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征稿大赛,作品入围,在国家级的音乐论坛发表了作词作曲以及MP3音乐音频三十多首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https://m.booea.com/news/s_3072805.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0/07/73451741_103927405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