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引言:当四月的风还裹挟着春寒,一位农村女性作者接到了来自文学平台的邀约 —— 这场由《我爱西海岸》创办人、作家徐全启发起的饭局,本是一次平凡的文字之交,却在杯盘碗筷间荡漾起涟漪。请欣赏宋金英的散文《赴宴》。】
赴 宴
四月的风还带着料峭春寒,上午的阳光却已透过云层,在窗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4月2日上午十点多,《我爱西海岸》平台编辑丁老师给我打语音电话,告诉我我写的那篇《致敬打工人》发表了,还聊起了日常生活,及今年的经济状况。还别说,丁老师很会聊天,让人感到亲切,没虚假情意。随后告诉我《我爱西海岸》的创办人徐全启徐总,相邀去他们那里吃饭,说要认识一下。

说真的,对他们突然的邀请,我是既吃惊又激动。毕竟徐总那样的大人物是我日常都不敢高攀的事。何况说要一起吃饭。活了大半生,还没去参加过这样的饭局。
我犹豫了一下,很不好意思去给他们添麻烦,丁老师告诉我说:“来吧,毕竟徐总那样的大老板开口相约,人家徐总那么忙,难得今天提议认识一下,别不给徐总面子”。丁老师说的让我很不好意思,不去吧,我认为我是不识抬举,去吧,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不会说不会道的,怕在徐总面前丢人。心里是特别矛盾,丁老师问我是骑车去还是开车去,她发位置给我,丁老师诚心诚意的语气。我再不答应,那我真的就是不识抬举了。于是我怀着即忐忑又激动的心情应邀出行。
说起徐总,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也是西海岸文学界有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有亲和力,又有幽默感,敢写真实故事,把别人都不敢晒的内心情感都能落落大方的写出来。
徐总的写作风格让人羡慕,也让人崇拜,也是我心中写作的偶像。
不得不说徐总是个成功的作家,他那篇《娘的梦》都拍成微电影,并获得泰山文艺奖,徐总并把获得的奖金捐给中华慈善总会,徐总的善举真的让人佩服。他那篇连载《故乡的云》我每集必看,落下一集感觉有啥心事一样,然后再翻找看了后心里才感到充实。
说实在的徐总徐全启这个大名,我是一点不陌生,论辈分他和我老公还是表兄弟。就是小台老公姥姥门上论起。(去到徐总那里谈起来后,徐总告诉我,我老公的妗子是徐总的亲姨。我二嫂(妯娌)娘家和徐总还是邻居)。

于是我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就骑车南下,从珠山北路一直到了吉利达房产办公大楼,在楼下等丁编辑的时候,办公楼东侧的小菜园吸引了我的视线。又嫩又胖的韭菜和绿油油的苔菜长势超乎寻常。春天的气温还很冷,别人家菜园的韭菜刚露头不高,这里的韭菜长的都可以吃了,确实很馋人。在我打量着这片小菜园的时候,丁编辑也来了,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徐总办公室,办公室里墙上的字画,书架上的书集,硕大的鱼缸,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气息,我们到来后,徐总又邀请了他两位诗友,徐总讲起了他的写作和书籍,我和一位保险公司的小妹也得到了徐总亲自签名出版的书。
闲聊中厨房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独立的餐厅,餐桌上的菜是货真价实的山珍海味,要不说有品味的人讲究的是养生,现在市场上的菜是应有尽有,纯绿色的有机菜说良心话是真的不多。今天在徐总公司里可真是品尝到了无公害美食了。散养的公鸡香味扑鼻,色泽诱人的海虾垂涎欲滴,大鳎鱼的肉质细腻鲜美。初春第一刀的韭菜微辣鲜脆,苔菜小豆腐让人食欲大开,一大桌的菜。最让人难忘怀的那盘鲜嫩的苦菜,厨娘洗的也真是用心了,苦菜的叶子没有洗过的褶痕,一点不蔫,很吸引人的视觉。以前常听别人说苦菜好吃,它有清热解毒,有助消化等功效,我尝试着夹了一棵沾了点大酱,第一次品尝,还别说,不知是气氛的影响呢?还是初春野菜本身的鲜美,没尝到太苦的味道,倒是有一种酱香的甘甜和苦菜的鲜味。然后再喝一口厨娘自己榨的豆浆,不得不佩服厨娘的手艺,连豆浆都做的那么鲜美,没有豆腥味,都夸赞味道好喝,厨娘告诉我们她加了点胡萝卜在里面,怪不得有种汁浓味甘的口感。

吃饭当然离不开讨论美食。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没能让我们这些60,70们忘记小时候吃地瓜干和咸菜头的日子。讨论起了臭鱼烂虾在那个时代偶尔吃次都感觉是那么鲜美,徐总还问我,肉臭了可不可以吃?我说只记得把吃不了的肉用盐腌起来炒菜吃,那滋味真香。徐总说臭肉炒菜也很香。一顿饭下来,倒是吃出了忆苦思甜的感觉。也感受到了徐总的热情,体会到了徐总虽然是成功人士,但是依然心系故土。不是那种我成功了就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人。相反,徐总是那种平易近人,说话和蔼,值得尊敬的人。从徐总的杰作里,我们就能读出那种不忘本,不忘过去,风趣幽默又不失风度的人。一次的赴宴,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中,不管走到哪一步,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珍惜每天的阳光,珍惜每位良师益友,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还有文字精神的寄托,还有啥不满足的事呢?
参加那次宴会没多久,一直挂念着那苦菜的鲜美,于是我也心血来潮,挖了点苦菜,那晚真的是做了一顿小时候的饭菜,用地瓜面,花生碎做了地瓜面粥,出锅前加了点茼蒿,玉米面饼子,清拌韭菜等,重要的是那盘苦菜,被我搓洗的变的蔫不拉几的,即使沾着大酱也还是满口的苦味,不知是吃苦菜的季节过了?还是气氛不一样。反正没吃出赴宴时那种鲜美的味道。
看来吃饭和喝酒一个道理,酒逢知己千杯少,吃饭有个好气氛,苦的也能吃出甘甜的味道。
再次也非常感谢徐总百忙之中的热情款待!
难忘的聚餐回忆。

作者简介
宋金英,女,1970年3月生于胶南市市美乡野潴村。现经营个体餐馆。六汪文联会员,擅长写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多次在六汪文联平台及其他媒体发表。近年代表作有《雪》《天空,四季与人生》《心中的女神》《致敬打工人》等。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