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的故事
申卫华
人吃五谷杂粮,总有生病的时候。说起看病,笔者曾遇到过三次经历,也算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
三十年前的一天上午,当年的妻子不幸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开刀手术那是必须的。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妻妹托朋友的亲戚,请到了担任某大医院,普外科主任的“一把刀”亲自“上阵”。
有了这层关系。“一把刀”确实尽心尽力,从检查确诊,到量血压、心电图均亲力亲为,并三番五次来到病床前,嘘寒问暖,让我及家人着实感动。妻子下午进手术室前,“一把刀”还一再的宽慰我:“阑尾炎是个小手术。由我亲自主刀,你就将心放在肚子里吧。”
手术非常成功,刀口也很小,妻子说仅在肚皮上缝了三针。我在欣慰佩服的同时,赶紧将妻子推入病房后,就急忙找“一把刀”,想当面予以感谢。可护士说:“主任已经回家了。”听了此话,心中顿觉怪怪的,看来只有等到第二天,等着主任查房了。
一夜过来,相安无事,妻子的感觉也特好。可第二天查房,主任没来,仅床位医生简单询问了术后的情况。此时的我乘机将“一把刀”主任,及外科的医生护士好一顿表扬夸奖,什么赛华佗、医术高、服务好,极尽溢美之词,将床位医生听的直是点头和微笑。
查房后的不长时间,隔壁的病友都挂上了点滴。而我的妻子,只是护士送来了几颗白色的药丸(消炎药)。我有点纳闷的问旁边的床位:“挂了几天水,”回答三天。一听此话,我立马找到了床位医生。床位医生心平气和:“主任走时交待,你家属身体好,刀口又小,挂水没有必要。再说为病人作想,让你们少花点药费,不是很好吗。”被他这一番忽悠,还真相信了他的话。
然而妻子确不踏实,私下里同妻妹研究起要不要送点红包的事。妻妹问送多少,妻子说:“怎么也得五百吧。”妻妹予以了否决:“手术动都动了,就没那个必要了。再说,我朋友亲戚找的人口碑很好,总不至于——。”我说:“也是,你没看医院的墙上,到处都挂着严格医德医风,禁止收红包的禁令吗。”结果,妻子在医院仅仅住了五天,床位医生就迫不及待的帮着拆线,让其出了医院。
回家后的第二天,妻子缝了三针阑尾炎的刀口,竟然出现了红肿。那天我又专门请假,陪她到那家大医院挂了急诊。巧的是,在急诊科竟碰到了值班的普外科主任“一把刀”。他看了看刀口后,面露愠色的埋怨起来:“那床位医生怎么搞的,对工作这么不负责任。还没好透就让出院。不过,有点肿也不妨碍刀口的愈合,挂几天消炎药就好了。”听了此话,我和妻子直是点头哈腰,就差磕头作揖了。
这水一挂又是十多天,最后算账自费了五百多元。妻妹最后才点拨我俩:“都怪我少说了一句话,这手术前要是花(送)掉这五百元,就不遭此罪了。”
(二)
邻居小季的公子叫小虎。不仅长的虎头虎脑,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吃起饭来狼吞虎咽。
一日下午,妻子到医院看望一位住院开刀的同事。刚进医院大门,就碰到了从医院出来的小季爱人小周。看着她牵着小虎的手,一副愁眉苦脸的哭相,当即问道是咋回事。小周话未说,泪先流的哽咽道:“王姐,准备明天给小虎做手术,回家拿钱的。”啥手术。”妻子纳闷的想到小虎身体那么好,怎么会——。“唉,都怪我太大意。三天前,小虎吃肉,将一根骨头卡在了食管里。后来发炎了,吃药挂水均没用。这不,医生让明天手术,说只有将食管切开,才能拿掉卡住的骨头,你说让人心疼不。”
妻子看了眼原来生龙活虎现像打了霜的小虎,一阵心疼的忍住了眼泪。“咋不请专家看看。争取不用手术。”妻子提出了建议。“专家当然找了,说一是卡的太深,二是发炎多日,如不及时手术,后果无法想象。”“那就到市第一医院试试,何必在这一家医院挨刀。”妻子的建议让小周很感动,但此时她又犹豫起来:“一院我又没熟人,还是算了吧。”小周的犹豫,更加大了妻子的决心:“不要你烦,我有一同事的爱人,在该医院当护士长,找个专家看看,估计问题不大。”于是,连拖带拽的,将她们娘二俩带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热心的护士长,找到了热心的耳鼻喉科专家。专家看后也皱起了眉头。看来问题严重,小虎这一刀恐怕在所难免。小周这时已控制不住自己,突然跪下乞求专家,看在孩子还小的份上手下留情。专家扶起小周,不无感慨的说道:“我试试吧。”挂水、消毒,打麻药后,专家带上了内窥镜。然后手拿该科的专用工具,伸到了小虎食管的深处。
此时的专家像绣女绣花一样小心翼翼,直看得妻子和小周大气不出、提心吊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那血淋淋、浓稠稠的骨头,终被专家从小虎的食管深处取了出来。再看此时的专家已大汗淋漓,并湿透了后背。此时此刻,还说什么呢,那感谢的话语已显得如此的苍白,有的只是一屋的眼泪和笑容。
(三)
妻子的大妹妹在近郊工作,几年前一天上班途中,被一同方向的失控货车,撞了个人仰车翻。当我和妻子及家人赶到医院时,只能等候在手术室外。妻妹是幸运的,虽然被撞飞五十多米,小命终于保住,仅造成左大腿严重骨折。妻妹出了手术室,来到病房后竟然谈笑风生,叙说她刚刚经历的生死一刻。
一周后,正当妻妹准备出院时,突然感到头颅内一阵阵疼痛,而且越来越重。家人这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后悔当初为何不做个脑电图确诊一下。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除了埋怨医院的医生,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于是赶紧做了脑CT。结果出来后,才发现头颅内有淤血,并压迫脑神经造成疼痛。咋办,医生说开颅清除淤血是最好的办法。一听开颅,妻妹的老公,我的连襟当即吓得小腿发软,泣不成声。经过同父母及姐妹们的紧急磋商,决定第二天上午开颅。
当晚我和连襟在办理有关手续,经过另一间病房的门口时,确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三天前一位漂亮,年仅十八岁的女孩,因车祸也住进了医院。当时的她清纯开朗,那银铃般的笑声,曾穿过外科的走廊,洒入每一间病房。没曾想,仅仅几天,见到的确是痴呆木讷,眼睛无神,只会傻笑的废人,这不正是开颅的样板吗。这时的我和连襟,同时打消了明日开颅的想法。
晚上十一点,我俩乘当班医生护士瞌睡的档口,打120电话,用急救车将妻妹拖到了第一人民医院。妻妹住下后,我们又托关系,找熟人,为妻妹诊断。当夜用药挂水后,妻妹疼痛的症状,就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次找人虽未请到一流的专家,但就是二、三流的医生也尽心尽责,根据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对症下药。
经过一院医生,近一个月的治疗用药,妻妹颅内的出血基本被自行吸收。也正是由于当时的当机立断,才使妻妹免遭人生中的一次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