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的一句话:
能按时从被窝里起来的人,一天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贪恋懒觉的人,睁开眼就落后了别人一步。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常常是从清晨开始的。
有人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有人却总显得手忙脚乱,这其中的关键,往往就藏在那早起的一个钟头里。
老话讲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天坚持提早半小时起床,多一分自律,多一分坚持,生活的状态真的会变得不同。
这种改变,积累起来就能影响人生的走向。
《黄帝内经》有言: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
意思是早晨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此时活动顺应自然,最有益处。
早晨起来,身体经过一夜休养,正是活动的好时候。
这时候出去走走、做做运动,能让阳气随着日出慢慢升起来,人也会觉得精神头更足。
顺应早晨的自然规律活动,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让一天的生活都更有劲头。
“药王” 孙思邈极为重视早起养生 。
隐居于磬玉山时,每日雄鸡初啼,天色尚暗,他便起身。
先端正地坐在床上,闭目凝神,修炼气功。
在静谧中,他均匀呼吸,吸纳天地间初升的阳气,以此调和自身气血。
结束后,他会认真洗漱,再享用简单的粥作为早餐。
饭后,他会热手轻柔地抚摸腹部,助力消化,随后在院子里缓缓踱步五六十步,步伐沉稳。
正因如此,即便年事渐高,他依然身体康健,思维敏捷,为后世留下诸多医学与养生智慧。
古语有言: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早起,正是这“起居有常”最核心的一环。
它强制性地规范了你的作息,将你的作息调到与自然同步。
当夜幕降临,身体自然发出困倦的信号,促使你早睡,从而形成一个“早睡早起”的良性循环。
长期坚持早起,你会发现,精神不济的日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晨自然醒来的清爽与活力。
所以从明早起,试着与自然同频开启早起的日子,你会在规律的作息里遇见更健康的自己!
作家钟二毛曾经说过:
早起,可以让你多出更多时间,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能坚持早起的人,早晨的时间,就仿佛被拉长了。
这份“时间盈余”,是早起者独有的福利。
避免了早晨的兵荒马乱,意味着你带着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
这份从容,极大地减少了无谓的情绪内耗。
文学家梁实秋一生都保持着早起的习惯。
他每晚准时就寝,清晨便精神抖擞地起床。
天还未亮,他就搬一把竹椅,坐在自家廊檐下,趁着万籁俱寂,开始专心写作。
在柔和的晨光中,梁实秋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文思泉涌。
直到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铺满半个院子,周围人声渐杂,他才搁笔。
早起不仅让梁实秋高效地完成工作,还让他能从容享受生活。
清晨散步时,他听着悦耳鸟鸣,呼吸清新空气,看着世间万物渐渐苏醒,内心满是喜悦。
古人常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早起的从容,便是最好的“预”。
这份从容,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生活品质的飞跃。
你能更敏锐地感知生活的美好细节,而不是被琐事追赶得麻木不仁。
早起让你夺回了时间的主动权,而不是被时间追着跑。
这份主动掌控生活的感觉,能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觉得生活总是忙乱不堪,压力重重,尝试调整作息,坚持早起,这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改变。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
能控制早晨的人,就能控制人生。
早起所培养的自律精神,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够战胜温暖的被窝、坚持早起的人,往往也更能克服拖延,抵制诱惑,坚定地朝着目标迈进。
这种强大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是实现人生飞跃不可或缺的品质。
早起,是对自我意志的锤炼,它让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行为,进而掌控人生。
曾经有一位作家年少时便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突如其来的车祸和金融危机让他陷入人生的低谷。
这时的他,不仅身体受到重创,还负债累累甚至抑郁。
在朋友建议下,他开始早起晨跑,身体和精神状态逐渐改善。
后来他将起床时间提前到凌晨4点,起床之后便开始阅读并尝试写作。
不过几年,他就出版多本书籍,还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
人生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那般模样。
最后,他把这段经历写进《早起的奇迹》。
正如书中所写道的这句话:
奇迹就在早起的瞬间发生。
早起的价值不仅在于赢得时间,更在于锤炼心志。
正是这份决心,开启了改变的可能。
生命中的每一个清晨,都是重塑自我的机会。
命运总是更青睐那些能够自我约束、勤奋不懈的人。
与其在日后感叹时光飞逝、一事无成,不如从今天开始,为自己定下一个早起的目标,并坚持下去。
古语有言:
立身之道,始于晨兴。
那些坚持在晨光中的身影,都在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地塑造着更健康、更从容、更有希望的未来。
早起,不是对休息的剥夺,而是对时光的珍惜,是对生命的承诺。
当清晨的阳光照亮窗棂,新的一天,也是新的机遇。
愿我们都能珍惜晨光,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