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十阕《父亲节》
作者:田金轩
一、《鹧鸪天·严父》
铁骨曾教大厦支,今扶筇杖数归迟。
掌纹刻尽三春债,鬓雪偿完半世痴。
呵冷暖,计安危。夕阳影里课孙诗。
平生不说艰难字,却把艰难化酒卮。
二、《临江仙·耕父》
陇上扶犁耕碎月,蓑衣裹住五更雷。
稻花风里数星稀。腰弯量地脉,茧厚测年时。
仓满笑纹深似垄,又修耒耜霜飞。
夕阳影里立成碑。一生泥脚印,写就劝农诗。
三、《江城子·教父》
儿时骑项读《离骚》,鬓初凋,语如焘。
戒尺虚悬先自焦:"字要正,品须高。"
而今风雨独当潮,忆灯宵,墨香飘。
最是门前老柳条,仍记取,背书谣。
四、《蝶恋花·匠父》
铁砧飞星惊晓色,火淬纹深,
锤底乾坤仄。铸就人间规矩则,
量天测地平生责。
暗把精魂熔作铁,不较锱铢,
只较毫厘格。忽对成品凝目噎:
"这棱角,如儿骨!"
五、《渔家傲·戍父》
大漠沙吞金柝冷,十年未解征衣硬。
家信折成枪刺柄,烽火映,偷将照片呵霜凝。
归日稚儿惊鬓雪,背包抖落边关磬。
夜半忽惊哨位应,推窗听,长风犹带军号劲。
六、《行香子·樵父》
腰斧劈霜,踏碎晨光。
捆千嶂、压弯脊梁。
履痕深浅,写满沧桑。
换檐牙米,炕头暖,梦中香。
今扶藜杖,犹指苍茫。
说当年、虎踞松冈。
蓦然回首,雪没樵装。
剩一肩云,一柯烂,一生刚。
七、《青玉案·儒父》
青灯黄卷平生惯,更守得、韦编断。
陋室德馨胜玉殿,砚田龟裂,墨池鲸叹。
教子如磨琰。
忽惊雏凤清声啭,犹正衣冠校残卷。
若问传家何所愿?半窗梅骨,满庭竹谏。
月在程门畔。
八、《南乡子·渔父》
浪里刻年轮,网撒霞天捕碎银。
舱满归来星满身。逡巡,算罢潮头算米薪。
老酒酹龙君,说起飓风夜叩舷。
忽指滩痕如篆印,重认,那是儿时蹼迹存。
九、《诉衷情·戍边人之父》
当年送子佩吴钩,不语只整袖。
今朝视频相见,信号断荒丘。
风削骨,雪封喉,月如眸。
掌中疆界,额上沟壑,都是神州。
十、《水调歌头·父亲》
撑起天倾角,立作地之维。
不知多少风雨,都化掌中坻。
也有柔情似水,藏在严眸深处,未许外人窥。
偶见鬓边雪,方悟岁华驰。
扛日月,量山海,计盐齑。
平生只愿,雏凤清于老桐枝。
待到云程万里,笑指千峰过处,自掩旧征衣。
背影渐佝偻,仍是泰山姿。
父爱长歌,词韵凝情——评田金轩《父亲节》十阕词
作者:文昌阁
田金轩先生的这十阕词,以细腻笔触、多样词牌,为我们勾勒出父亲在不同角色下的鲜明形象,字里行间涌动着深沉而炽热的父子(女)情,读来令人感怀。
这组词在人物塑造上极具匠心。《鹧鸪天·严父》中的父亲,“铁骨曾教大厦支”,展现出其坚韧担当,如大厦支柱般撑起家庭;“掌纹刻尽三春债,鬓雪偿完半世痴”,以掌纹、鬓雪这些细节,将父亲半生的操劳与对家庭的深情具象化。《临江仙·耕父》里的父亲,在陇上扶犁,“腰弯量地脉,茧厚测年时”,生动描绘出一位勤劳朴实的农耕父亲形象,他的辛勤劳作都凝聚在那深深的腰弯和厚厚的茧子中。每个词牌下的父亲形象都栩栩如生,或严厉、或质朴、或睿智,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个真实可感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在情感表达方面,词中情感真挚深沉。《江城子·教父》里“儿时骑项读《离骚》”,温情画面勾起对儿时与父亲相处的美好回忆;“戒尺虚悬先自焦:‘字要正,品须高。’”又体现出父亲对子女品德学业的严格要求,这种亦严亦慈的情感交织,展现出父爱的复杂与深沉。《渔家傲·戍父》中“家信折成枪刺柄,烽火映,偷将照片呵霜凝”,细腻地刻画了戍边父亲对家的思念,在烽火连天的艰苦环境中,只能对着照片默默思念家人,情感真挚动人,令人动容。
从艺术手法来看,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方式。《蝶恋花·匠父》中“铁砧飞星惊晓色,火淬纹深,锤底乾坤仄”,通过对打铁场景的描写,营造出紧张热烈的氛围;“忽对成品凝目噎:‘这棱角,如儿骨!’”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与情感寄托于成品之中,借物抒情,情感表达含蓄而有力。《行香子·樵父》“腰斧劈霜,踏碎晨光。捆千嶂、压弯脊梁”,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出樵父劳作的艰辛;“今扶藜杖,犹指苍茫。说当年、虎踞松冈”,今昔对比,更增添了岁月沧桑之感。
十阕词在词牌运用上也十分巧妙,不同词牌的格律特点与所塑造的父亲形象相得益彰。如《水调歌头·父亲》,大气磅礴的词牌格律与“撑起天倾角,立作地之维”所展现的父亲伟大形象相契合,将父亲如天地支柱般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南乡子·渔父》则以其相对轻快的节奏,配合“浪里刻年轮,网撒霞天捕碎银”,写出渔父在风浪中的乐观与自在。
田金轩先生的《父亲节》十阕词,是一组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丰富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多样的手法和巧妙的词牌运用,为父亲们谱写了一曲深情赞歌,让读者在词韵之间,感受到父爱的厚重与伟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