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我感觉母亲脾气急躁,父亲较温和,所以跟父亲比较亲近。打我记事时起,父亲就在外面工作,周末才 回家。我总是很盼望过周末,因为父亲回了,有好吃的,还有靠山在的感觉。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没有什么朋友。虽然家里孩子多,父亲还是给了我很多疼爱。父亲从不对我发脾气,也很少动手打我。唯一的一次,父亲打了我一下,是因为我把一只新手电筒拆开了还不了原。在几位邻居伯伯鼓动下,父亲第一次打了我,也是此生唯一的一次。其实我觉得很委屈,我只是对这个东西好奇,动手拆开看看,也没什么错呀。孩子的委屈大人也有不懂的时候。
再后来父亲调到离家较远的永安镇工作,我也上中学了,父亲就把我带到他的身边读书。一日三餐,父亲都去食堂给我打好饭菜,偶然外出办事,他会安排老师照顾我的生活。每个周末,父亲载着我骑自行车回家。父亲比较瘦,载着我有点吃力,常常会停下来休息一下。父亲踩着自行车,车子吱吱呀呀地响,父亲累,我也累。我坐在后面,车架很硬,屁股很不舒服,老想下来歇会儿。我的个子不高,脚吊着难受,停下来的时候,跳下车,脚都是麻木的。

我们每个周六从永安镇回侏儒镇,周日再从侏儒镇回到永安镇,单边骑车应该有两个多小时。父亲一路上会跟我讲些事情,让我懂些道理,他也不觉得那么累。现在想想,有父亲陪伴的时光是多么幸福啊!
我读书的学校是当地有名的永安中学,我有幸从侏儒的学校转到了永安中学就读。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一名差生追上了大部分同学。老师们对我很严厉,而我的父亲却不那么严格,他温和又开朗。我记得要读初三了,他要我去会议室看电视,他还说,考不上总是考不上的。嗨,我这亲爱的父亲,您真是太好了!家里那么困难,您也不逼我学习,您是真正的教育家!这样的教育理念应该就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吧!
我到永安中学的时候是初二下学期,班上五十多名学生,我估计是最后两名。也许正是您的放养,让我没有任何压力,我的成绩才能提高的快吧!感谢我的好父亲!

说起永安中学,就不得不说说我的父亲李家亮。他在永安镇分管文教工作,把永安中学的工作抓的很好。校长和老师们都很尊敬他。他住在学校里,我还看到他和老师们一起打篮球,和张成忠校长一起投三分篮,非常棒!他在永安的那几年,永安中学的成绩考的很好,成为了汉阳县的先进。许同学考上了清华,他们班上还有几位也考上了大学,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县里奖励了一台投影的大电视机。父亲让我看电视,他可能觉得 从电视里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吧,或者是觉得白天学习了一天,晚上可以放松一下吧!有这样的好父亲,我何其幸运!
外面的人可能认为我父亲比较严厉,其实不然。我可以和他谈任何事情。
我记得那个时候教育局有名额,奖励优秀教师去庐山避暑,我跟他提起我的班主任戴书元老师和梁书芳老师。换了别的家长,会说小孩子不该管那多,但是我的父亲不会,他会和我讲道理。
父亲的陪伴和他的教育方式,让我不惧怕什么,我敢想敢干。到我后来放弃外贸的工作下海经商,包括早年贷款买房等等,我都不知道畏惧。有什么想法,就去朝那个方向努力,一往无前。

我这样的独立,这样的勇敢,应该感谢父亲的培养。
八三年我考到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省中专,父亲很高兴,亲自送我到学校报到。也许这个时候,父亲才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减轻了一点吧。
这个时候母亲已经去世了,父亲再婚了,我很难过。我和雷同学去华师看电影,我记得电影名叫《不能没有你》,我哭的稀里哗啦,看不下去。电影好像是印度片,讲的是父女俩的故事。女儿去世了,父亲很悲痛。触景生情,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想念我的父亲,又很无奈,不得不离开他,离他远远的,不让后娘嫌我。。。
从此我知道父亲不只是我们的父亲了。我把对父亲的爱藏了起来。。。
多年后,我知道自己错了。

又要过年了,父亲提前打来电话通知我们回家吃团年饭。父亲老了,每次过节都会主动打电话通知哪天聚,而我总是那个长不大的女儿,总是会有很多埋怨:怎么又在外面吃?菜不好吃等等。。,
其实我不是很孝顺,很少为父亲做点什么,工作忙也是个好借口。父亲可以为孩子们做很多很多,我们却只顾自己这事那事,忙个不停。每次过节家庭聚会也是匆匆忙忙,好像没有时间停下来和老父亲谈谈心里话。作为女儿,好像离父亲比较远,那是心的距离。。。

最近我家为孙子办十岁生日宴,父亲非常高兴,还特地写了诗句祝贺。那是对四代同堂的感怀,也是对后代幸福生活的祝福。父亲是那样的慈祥,他看向孩子们的目光是关心,是欣慰,是满满的爱。。。

看到父亲日渐苍老的面容,我心中满是愧疚和心疼。我现在终于明白,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它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李凤华(女),企业家,创办民企二十八年。爱国学,喜读书,用朴素的语言,接地气烟火气的原色味,展现朴实无华的自然美!

诵读: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铁马豪歌专栏创始人,四年阅读量已逾两亿多。
插图:杨建松+豆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