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东蒙古大汗本雅失里被妹夫处死
李铁
明朝永乐初年,蒙古分裂为两大部分,即西部的瓦剌和东部蒙古本部,东部蒙古本部就是北元,明王朝也称东部蒙古为鞑靼。
1399年,东部“元裔”可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儿子被西部瓦剌大领主所杀,他的儿子本雅失里逃往中亚帖木儿帝国避难,并皈依了伊斯兰教。后来,本雅失里到离蒙古更近的东察合台汗国居住。
1407年,本雅失里回到东蒙古,当时,鬼力赤已经夺得东蒙古大汗之位,,本雅失里试图从鬼力赤手中再把大汗位夺回来。
北元蒙古一向以忽必烈后裔系为正统,而鬼力赤是窝阔台的后裔,与本雅失里的身份比起来差很多。本雅失里回来之后,鬼力赤不得不接纳了他,二者有一段共存时间。
在这段时间,对于本雅失里来说,天上忽然掉下个馅饼,权臣太师阿鲁台与鬼力赤反目成仇,于是,手握重兵的阿鲁台选择了更正统的本雅失里。永乐六年(1408年),·本雅失里被迎立为北元新大汗,鬼力赤被阿鲁台杀死。
此后,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控制地区面积不断扩大,东面征服兀良哈三卫,西面控制黄河、河西、哈密地区。但由于本雅失里的势力达到哈密地区后,威胁到西部瓦剌的利益,所以遭到瓦剌部强烈反对。
此时,瓦剌部是出现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共掌联盟的局面。
朱棣为了实施“以夷制夷”政策,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封太平为“贤义王”,封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并按马哈木的要求,支援了他们各种兵器,用于对抗东蒙古。马哈木等在朱棣的支持下,率军袭击了本雅失里。吃了败仗后,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只得徙居胪胊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一带,于是,马哈木等占领了哈拉和林。
由于朱棣心里想阻挠忽必烈后裔即汗位,虽然本雅失里即位后,朱棣主动承认了他的汗王地位。可是本雅失里恨是恼火,也不把明朝放在眼里。1409年,朱棣派使臣郭骥归还抓获的2000多名蒙古俘虏,顺便递上国书,试图与之交好。郭骥以上国使臣的身份自居,对本雅失里与阿鲁台颐指气使,这让二人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本雅失里把明朝使臣郭骥杀了。
收到郭骥被害的消息后,朱棣十分气愤:“朕诚心诚意待他本雅失里,还派使臣归还他的部属,但他们却杀我使臣。如此胆大妄为,必须除掉他!”朱棣于是决定出兵讨伐东蒙古。
1409年7月,朱棣命人率精骑兵10万,对北元发起争。本雅失里与阿鲁台的军队布置好口袋阵,先派出小股部队诱敌。明军统帅立功心切,亲率千余骑兵先行,想要直捣黄龙,结果中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圈套,其所率千余人马进入北元军队设好的包围圈。无法冲出包围,统帅阵亡,其他10万人全军覆没。
这场战役打出了蒙古铁骑的威风,原先摇摆不定的兀良哈三卫也彻底倒向了东蒙古,已经归附明朝的一些蒙古部落又有叛明北归的意向,东蒙古实力壮大。
朱棣得知自己的10万大军
全军覆没之后,恼羞成怒,于1410年2月,决定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自知不敌,一致决定撤退。但二人对撤退方向意见不统一,本雅失里主张往西,阿鲁台主张往东,最后,君臣二人闹翻了,分道扬镳。
二人分开,给了朱棣各个击破的战机。
当本雅失里率部逃至斡难河附近,被明军追上了。本雅失里先开始拒战,于是朱棣率军强攻,本雅失里的蒙军一触即溃,死的死,亡的亡。最后,本雅失里仅带了7骑逃往瓦剌地区,投奔瓦剌“顺宁王”马哈木处,马哈木的妻子是本雅失里的妹妹,本雅失里本想投奔妹夫暂时避难,可马哈木和朱棣关系非常密切,他并不顾及亲属关系,而是将本雅失里处死,他死时年仅27岁,在位3年。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