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念父
文/陈野涧(陕西)
榴花十二轮回处,谁记茶烟痕缕?
冰瓷酒冷,残香篆袅,恍闻低语。
案上经年,墨池未涸,父书犹竖。
叹人间至味,原不过是,
三更雨、灯前絮。
乍见虬枝破茧,结果儿、垂丹欲语。
沉吟尚在,笑纹还暖,只身形去。
独对山河,平生所恃,此心何惧?
纵浮生百味,风来浪起,有精魂铸。


周末
文/陈野涧(陕西)
偷来半日好时光,
约上老友去山岗,
野花悄悄说心事,
枝头鸟儿轻轻唱。
不追流量不攀圈,
清茶半盏也甘甜,
闲似庭前三分地,
心安便是桃花源。
闹钟撕碎懒觉的网,
账单在身后哒哒响,
想要的慢活像过期票根,
在日子里褪色又泛黄。
想等黎明看太阳跳屋檐,
想陪孙儿笑出皱纹线,
想偷个午觉梦钓月亮船,
想摇着蒲扇送晚霞走远——
可这半百人生像陀螺转,
忙得连风都追不上我脚尖。
手机催醒又一个天亮,
存款追着房价在赛跑,
说好的慢活成了违章建筑,
在日历上画满叉又撕掉。
借半日闲,当个时间的逃犯,
把发条心脏,暂存在山脚茶馆,
你看那朵云,多像年轻时
写给自己的明信片。
想等黎明看太阳跳屋檐,
想陪孙儿笑出皱纹线,
可这人生像被按了快进键,
回过神已错过许多春天......
借半日闲,赎回半寸清欢,
慢下来的光阴,才是我的江山。


水调歌头·《活着》读后感
文/陈野涧(陕西)
浮世几回梦,掩卷意难休。
万家灯火明灭,谁解此生愁?
记得纨绔年少,赌尽田宅百亩,骤雨打飘舟。
批斗偏躲过,祸福暗中谋。
妻贤惠,女聪慧,竟难留。
黄泉碧落,十年生死两悠悠。
老牛残阳相伴,独对青山无语,苦泪肚中流。
活着原非易,字字血凝稠。
廿载沧桑变,孤影立残秋。
人间多少悲欢,都付稻粱谋。
曾羡朱门酒肉,终作荒坟野鬼,富贵等云浮。
唯有真情在,照亮暮年眸。
今我读此卷,涕泪满衣裘。
古今多少困厄,不过雪泥鸿爪。
医院长廊冷,卖血换药汤,点滴入枯肠。
且看福贵老人,踏遍荆棘之路,一笑泯恩仇。
活着真滋味,尽在苦中求,任它风雨骤!


时光深处,父亲的背影如山
文/陈野涧(陕西)
父亲节的红包在闪烁
我颤抖的手指悬在半空
急诊箱的灰尘突然簌簌落下
十二年的锁
被酒精浸软的钥匙
轻轻转动
那瓶未启封的茅台
在记忆里泛着微光
老花镜片后的目光
依然温暖如三月的阳光
照在处方笺上
那些工整的字迹
是他用一生写就的家书
十三岁开始的扁担
在肩头开出了花
七个孩子的笑声里
藏着听诊器测量的风雨
2013年的秋风
卷着百万债务的落叶
带走了最后一粒松籽
煤油灯熄灭时
我看见那座山
缓缓沉入地平线
今夜 我的思念
像未发送的短信
在雨中闪烁
爸 那件淋湿的衬衫
可还晾得干
附《水龙吟·念父》点评:
陈野涧先生的《水龙吟·念父》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对父亲的思念,将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 意象选取精当,情感真挚动人。
词中"榴花十二轮回处"以石榴花的多次开谢暗示时光流逝,奠定怀人基调。"冰瓷酒冷,残香篆袅"通过冷酒残香的细节,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怅惘。下阕"虬枝破茧,结果儿、垂丹欲语"巧妙运用石榴结果意象,既呼应开篇,又暗喻父亲精神的延续。
2. 结构严谨,时空转换自然。
上阕从眼前茶烟痕迹切入,通过"恍闻低语"转入回忆;下阕以"乍见"转折,将石榴结果与父亲"笑纹还暖"的形象叠合,最后升华至"精魂铸"的生命感悟。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翠岩谁记飞来处"到"只应白发"的时空跳跃异曲同工。
3. 语言凝练,哲理性强。
"叹人间至味,原不过是,三更雨、灯前絮"化用陈著"好花天也多悭"的慨叹句式,却将牡丹易逝的伤感转化为对平凡亲情的体悟。结句"纵浮生百味...有精魂铸"与陈野涧另一作品"纵使武侯泪,难洗出师衷"的铿锵笔力一脉相承,彰显陕西作家特有的历史厚重感。
若论可提升处, "父书犹竖"的"竖"字稍显生硬,或可参考陈著"残枝剩叶,依依如梦"的婉转表达。然整体而言,此词以饮食起居见深情,较之其《小满即大满》中"九成的充实,才能让风自由穿行"的农事哲理,更多了份血浓于水的生命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