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巨著中有《难经》,孙思邈把诊治疾病说成是“至精至微之事”,王好古把医书的名字叫《此事难知》,它们都在告诫大家, 医道难,精医道更难。为什么呢?天下的疾病,有伤寒,有温病,有外感六淫,有内伤七情,有房室金刃,有折跌虫兽所伤。疾病的证候,有上热下寒,有里热外寒,有至虚有盛候,有大实有羸状,有脉实症虚,有症实脉虚。治病的原则,有扶正以祛邪,所谓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有祛邪以扶正,所谓祛邪即为扶正,邪去正自安;有同病异治,有异病同治,有攻补兼施,有寒热同用。治病的方剂,有经方,有时方,有祖传秘方,有七方,有十剂。地有四方,时分四季,人以族别,因地治宜,因时治宜,因人治宜。方虽同味,因量不同而效有异,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认病难,辨证难,制订治则难,选用方药使之疗效最佳更难。


大学同学王新民主任中医师,天赋异禀,文革结束后即考上中医高校,成为一代天之骄子。大学五年,熟读三坟及中医各家论著,兼收并蓄,练就一身悬壶济世功夫,成为全校同学的楷模。从医近半个世纪,殚精竭虑,宵衣旰食,昼与病谋,夜与心合,中医十三科一以贯之,在诊治疑难杂症方面,造诣颇深,建树至伟,其论文常载国际学术刊物,经常出入于国际国内学术报告的讲坛,饮誉海内外。人有退休之日,中医传承没有退休之时。王新民主任中医师从记述病案着手,分析怎么看病,怎么认证,怎么制订治法,怎么选用方药,尤其是药量的把握,重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轻用可以取得哪些效果,把几十年从医的经验,一一展现在文中,写成《悬壶医案解》凡三十万言,付梓。


我为王新民主任中医师的医学成就而高兴!我为后学因得到《悬壶医案解》的指引而少走弯路而高兴!我为《悬壶医案解》阐明医道而高兴!同学邀我写序,谨以代之。
王俊颀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