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 姓王名静字立军,聊斋故里人。自幼酷爱艺术,喜爱诗词创作。愿为爱朗读,以情感人,用心传声。

冯培钧,网名依桓,海军东海舰队某部卫生员,回地方后为上海某校老师。
爸爸的背影
冯培钧
“爸爸!爸爸!”“ 爸爸您早点回来看我们哟!”
那是好像我还只有5岁时的一个春天,风和日丽的早晨,随着我们兄妹的叫喊声,我的爸爸要离开我们,离开他的亲人,去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了。我们一边拼命地叫喊着,一边追赶着爸爸。我们兄妹追到南边冯家宅南头最后一户人家的前面时,爸爸已走过架在冯家宅前面的小木桥,隔河回过头来向我们挥挥手:“您们回去吧,阿爸很快就会回来看您们的!” 那时冯家宅前面的小木桥很狭很狭,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河去,所以大人们常常叫我们少从这小木桥上走。
我们兄妹隔河望着身材高大的爸爸,像我小时候在川沙城里,经常看到的打坏人的解放军一样,身穿一身黄色的军装,背着黄色的背包,迈着竖实的脚步,沿着河对岸通往浦东川沙城的沙石路,一步一步地向北走去。
我们从冯家宅东边的小路逐渐往回走,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河东岸爸爸高大挺拔的背影,一路向川沙城方向走去。直到爸爸的身影经过河东岸的学校、烟杂店……慢慢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虽然那时我还什么都不懂,可看到爸爸这次走时和往常他去上海工作时很不一样。大人们都在说:爸爸这次是当兵去的,当的是去打坏人的解放军,弄不好在打坏人时,自己的命也会没有的,打仗时子弹是不长眼睛的。另外,爸爸走的前一天,奶奶还专门到川沙城里买了两条黄鱼,还买了块猪肉,奶奶还给爸爸打了一斤黄酒,还杀了一只大公鸡,当天中午大大小小一家九口人,加上特意让小姑姑去叫来了的已经出嫁的大姑姑和大姑夫,共十一囗人,聚在一起好好吃了一顿,下午还专门包了馄饨给大家吃。
我幼稚地问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这样热闹,又有这么多好吃的!”妈妈声音略带呜咽地回答:“侬阿爸明天要当兵去了,今天是为他送行的”, 我又天真地问妈妈:“阿爸去当兵,是不是不回来了?”妈妈马上唬起脸说:“小孩子,不懂事,别瞎说!”
见爸爸走远了,我们才央央地转过身来回家走,只见妈妈和奶奶都倚在门口向东望着,她们好像都哭过,见她们不时地用手帕擦着眼晴。尤其看见妈妈似乎眼眶都红了,看到我们后声音沙哑地问:“侬阿爸走远了?”作为哥哥的我抢着回答:“嗯,我们一直到看不见阿爸的背影后才回来的”。
老太太平时很少管家里的事,那天风轻云淡,阳光也特别柔和娇艳,老太太一直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晒太阳,见我们回来就又对着大家唠叨着她那句老话:“您们放心吧,我们家风水好着呢,伯逊(我父亲名)当兵去一定没事,子弹打不到他身上的!
奶奶也一再劝我妈妈:“他要去,我也拦不住他,而且听村长讲这是很光荣的事”,“ 我还特意偷偷地帮他算过命的,算命先生说,他命长着呢,不会有事的”。 那知算命先生都是忽悠人的,我爸爸当兵后,虽然没上过战场,挨过子弹,但他却命遭不幸,部队转业后,在内蒙古财政厅工作,后因身患一型糖尿病,年纪轻轻就客死他乡,命丧北疆。
至今每当我想起爸爸那慈详的面容,和蔼亲切的话语,幼年时对我的百般呵护和教诲,我的心总是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原创:冯培钧
编辑:晶晶
2019年6月16日

都市头条 北京头条 天津头条
上海头条 重庆头条 雄安头条
深圳头条 广州头条 东莞头条
佛山头条 湛江头条 茂名头条
惠州头条 江门头条 沈阳头条
抚顺头条 大连头条 锦州头条
鞍山头条 本溪头条 辽阳头条
海城头条 盘锦头条 福州头条
厦门头条 圃田头条 三明头条
泉州头条 漳州头条 南平头条
龙岩头条 成都头条 绵阳头条
杭州头条 宁波头条 温州头条
廊坊头条 嘉兴头条 台州头条
金华头条 丽水头条 舟山头条
济南头条 青岛头条 枣庄头条
合肥头条 长沙头条 株州头条
湘潭头条 岳阳头条 衡阳头条
邵阳头条 常德头条 益阳头条
娄底头条 永州头条 武汉头条
南昌头条 九江头条 赣州头条
吉安头条 上饶头条 萍乡头条
新余头条 鹰潭头条 宜春头条
抚州头条 南宁头条 昆明头条
太原头条 大同头条 长治头条
阳泉头条 晋中头条 晋城头条
成都头条 雅安头条 乐山头条
资阳头条 绵阳头条 南充头条
临汾头条 运城头条 吕梁头条
朔州头条 呼市头条 包头头条
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社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