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琴
星星眨眼。胡琴的歌唱敲打着一群人的心。年轻的父亲站在破旧的剧台上,他是何支书。
父亲的胡琴,常倚墙沉睡,任燕子呢喃,任菜园的香气飘进小屋。冬天来时,寒风追赶着乡亲。父亲坐在火炕上,拉响那把胡琴,不连贯的曲调,大过几十只麻雀的合唱。
父亲为什么一次次举起酒杯,然后踉跄着回家,是有一支不连贯的忧伤在父亲的心中喑哑着吗?
我渴望那把胡琴,却不敢把它抱在怀中。是怕父亲的训斥,还是怕弄脏琴洁净的灵魂?
狗吠鸡鸣,一场又一场雪漫过冬天,父亲似乎没有拉出一支完整的曲子。
我和妹妹却期待着父亲的演奏,像期待一场丰盛的晚餐。
车和马
一匹马,也曾是一种茁壮的希望。一架车,也曾是一种金色的梦想。
父亲的马车穿过小村,马蹄声声像轻轻的鼓点。土道的灰尘被风吹起,去小镇的路好远啊!
我和母亲曾坐在车上,一片阴云曾罩住三个人的心。树叶鸣叫着,蛙声阵阵,日子像庄稼一样朴素饱满。
许多时候,马车默默地载着父亲和母亲奔向广袤的耕地。那里是乡下人的天堂,大豆被土壤、空气、阳光雨露呵护得天使般丰腴。
一场秋雨,阻隔不了拉满一车大豆的一匹马坚毅的目光。
那匹马的走失,让父亲寻找一个冬天,大雪飘进父亲忧烦的心。
一台小四轮儿,一匹铁马和一架铁车,一定在父亲的梦里徘徊过。
父亲抹去额头的汗水,汗水比雨水还要沉重。
大 地
村里的耕地,被乡亲称作大地。几十亩地,就是父母饲养的懂事的牛羊。
春天的种子让土地受孕。一片阳光,几场春雨,嫩苗欢快地挤出土地。
夏天铲地,挥锄的父亲和母亲,卑微的身影,高过一种偏见的目光。乡亲在绿色的舞台上,进行着一场精彩的演出。蓝天在上,阳光在上,父亲和母亲总是舞台上让人瞩目的明星。他们容颜衰老,滴下的汗水却闪闪发光。
秋来时,先熟的麦子民歌一样鲜亮。玉米和大豆熟时,则是一曲声势浩大的交响。巨人小跑儿,铁马狂奔,喜鹊飞舞。粮食让阳光轻抚着,父亲的心里热乎乎的。
冬天,雪一次次覆盖冬眠的土地。沉默的父亲,心中仍想着那黑黑的沉默的伙伴儿。直到那个春天,父亲的身躯被泥土覆盖。
作者简介:王平,1971年10月生。散文诗、诗歌、评论等作品发表于《北方文学》《山东文学》《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星星·散文诗》《青年文学家》《岁月》《北极光》《北方作家》等报刊,著有朗诵(有声)散文诗集电子书《为你歌唱》。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黑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