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岩波《理想国》的“涉世意识”之三
作者 杨村人
【作者简介】杨村人,知名网络作家,著有散文随笔、书评多篇。
作家岩波的长篇小说《理想国》,里面很多场景来自他曾经有过的现实生活。里面最让人扼腕的是华人的内斗问题。中国人在国内会有内斗和内耗,在国外依然如此。中国人很少跟老外”斗“,跟老外”耗“,只热衷在本民族内如此。据岩波讲,有个情况不能忽视:老外不喜欢这样,不吃你这一套,你若在人家身上使坏,很可能给你带来灭顶之灾。说这话是不是崇洋媚外?岩波说,你最好到国外生活几年,回来再”大言不惭“。当然,岩波不主张你去文化低下、怪异的国度。
中国人的“内斗”古已有之。在没有出现“皇帝”之前,春秋争霸,大家乱打一气。等到出现了“皇帝”,大家都是争着抢着去夺那个宝座,比如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夺下宝座以后,“皇帝”又会拿自己的臣子开刀,以免他们“犯上作乱”又夺了自己的“江山”,比如刘邦老婆杀韩信,朱元璋的“清除权臣”。即便是“江山”坐稳了,“内斗”依然猖獗。大家当不了“皇帝”就会互相攻击,以博取“皇帝”的欢心,以实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如历朝历代的“朋党之争”。而今,“内斗”现象依然。兄弟、朋友、同事之间反目者、尔虞我诈、互相坑害者比比皆是,而以官场、职场为最。个人的私利似乎大于一切。岩波的《理想国》正是写出了这一点,书中的某些有身份的人居然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作座右铭念念不忘。
岩波的《理想国》第二十八章《崇敬与启程》中说:因为你的优秀,还会锥处囊中脱颖而出。记住鲁迅在《‘伪自由书’后记》中的话:‘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地袭用’。什么是中国人的‘老谱’?依我看就是中国土地的农耕文明带来的自私、狭隘、贪婪、欺诈等种种弊端。这些东西不是中国人的文化主脉,却始终伴随左右。‘老谱’几时废弃,失去意义?要待若干年后整个华人群体在经济腾飞基础上的文化脱蒙和思想意识的脱胎换骨。
岩波在这里明确指出中国人的这种劣根性来自五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把劳动者限制在狭小劳动空间里,因视野狭窄而导致心胸狭窄,造成嫉妒心尤盛,恨人有笑人无,可以同情不如自己的人,却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但同时对官家顶礼膜拜,不问是非,又反映出极其强烈的奴性心理。这是因为,农耕文明始终被皇权文化所笼罩。对皇上可以百依百顺,掉了脑袋也要讨好,对同类则锱铢必较,甚至置之死地而后快。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不如华人明显?《理想国》一书也有演绎:西方国家大都经历过工业革命、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而商业、贸易和市场,一方面需要以契约、合同方式互相制约,同时需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所以,契约文明、法制文明导致”公平竞争“和”人人平等“。这样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一旦确立并持之以恒变为习惯,社会风气会截然不同。当然,西方国家并非十全十美,但在制约内斗和互相挖坑倾轧问题上,是卓有成效的。
毛泽东说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话,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错,没有皇权社会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地主资本家对农民、工人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就不存在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没有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蒋介石就不会进行“四·一二大屠杀”;没有这个前茬,就没有毛泽东后面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蒋介石逃离大陆时留下大批敌特破坏工厂企业和叫嚣“反攻大陆”,就没有毛泽东的“镇反”、“三反”、“五反”以及反右。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哲学上讲属于“对象化”,一切以对方存在为其条件。
《理想国》一书的可贵在于不断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莫说上下五千年,哪怕是近代以来,一直就是个“斗”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中国人早已将“斗”这一法宝深深地融入了血液里,几近成为本能。没有发达的契约化、法制化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公平竞争”“人人平等”的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是耶非耶?
【岩波简介】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中生代实力派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中短篇小说集《翡翠扳指》《多伦多华人》,散文随笔集《爱在哪里》,长篇小说《理想国》《红星谱》《1943,黄金大争战》《地下交通站》《今夜辰星璀璨》《我把青春献给你》《开锁》《古玩圈》《孔雀图》《狼山》《鸽王》《成色》《饮食男女》《职场眩爱》《离婚男人》《那年那些兵》《暗战》等20余部,逾600万字;歌词《延安情》《握住母亲的手》获全国大赛银奖,《天津民谣》获全国大赛金奖,2017年被中国大众音协授予“中国歌曲创作金牌作词”荣誉称号。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中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入选中宣部、农业农村部《2022中国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入选教育部《2023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重点推荐书目》。长篇小说《男上司与女上司》获2011“长江杯”现实文学类季军奖。长篇小说《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于2011-2014连续四年获得《新浪中国·好书榜》前5名。短篇小说《父与子》获贵州文学“2015年作家100强”。小小说《健忘症》入选2011“中国首届闪小说大赛优秀作品集”,入选“当代世界华文闪小说精品文库”。散文《阿岗昆和毛乌素的两个中秋》获2021加拿大加中文化交流协会“特别荣誉奖”。微短剧《多伦多今日有雪》获“美中作协杯”2024全球大奖赛三等奖。长篇小说《成色》《地下交通站》《离婚男人》《今夜辰星璀璨》《古玩圈》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有关论文获21世纪中国改革发展论坛优秀奖;入选“新华文献”丛书《让历史告诉未来》。《多伦多华人》获中国侨联(台湾)2021年“著述佳作奖”,被米国国会图书馆、加国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米国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米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收藏。多部作品行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