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的沉思
文/蔡凤武
泉在沙中,沙围泉外。远远望去,鸣沙山黄沙莽莽苍苍,中间却嵌着一泓湛蓝碧水,如一弯新月,静静地卧在沙山的怀抱里,这便是月牙泉了。
今见月牙泉,正值巳时。阳光由阴转晴将沙山咉的热烈,而那泉水碧绿盈盈,绿得发亮,绿得深沉。泉水不甚宽阔,约一公里便可绕其一圈。水极清冽,未见水底细沙随波流动,水面平静无暇,心澈徜徉。泉水边缘生着几丛芦苇,瘦瘦的,却也青翠,在微风中摇曳,与那金色的沙山形成奇异的对照。
沙山是很陡的。我攀爬了一段,腿脚似觉轻松,在人群聚集的长龙中登山的脚步时而停溜时而上行。登上山顶,回望月牙泉,更觉其小,不过是一弯新月而已。然而这弯新月偏生嵌在无边的黄沙之中,竟不消减半分,也不被半分沙粒掩埋。烈日从沙山顶洒下,沙粒如瀑布般倾泻,有的人在滑沙而下,我到在山顶滞留时刻,思忖这千年的绝唱,曾有多少文人墨客骚诗千古,吟唱这一道无形的墙将沙与水分开的多情话廊。
“这泉水永不干涸",当地人告诉我。沙粒如黄色的脸颊,眼睛如泉水亮得惊人。"千百年来,风沙再大,也淹不了它;太阳再毒,也晒不干它。"当地人话里带着令人自豪的神情。我脱下鞋光着脚丫任黄沙在脚趾间顺沙流下,黄沙柔软的抚摸着双腿皮肤,温度适宜的直透着心扉。
月牙泉旁有两座小亭,红柱灰瓦,在沙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亭中有络绎不绝游人休憩,也有艺人弹奏琵琶留影舒怀,有的美女们穿着古妆艳服感悟前人的心情。琵琶声在空旷的沙漠中回荡,竟不显得单薄,反倒与时韵、沙声融为一体,成了这荒漠中的一曲奇音。我想,月牙泉之所以不涸,大约是因这琵琶声滋润的吧。
月光下的月牙泉我想更是奇异。泉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与沙山的轮廓相映,竟分不出哪是水,哪是沙。夕阳西下凉风过处,沙粒流动,水面上便浮起一层银屑,如梦似幻。似若有人影倒映其中,那影子便被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一直延伸到远古的岁月里去。
离开月牙泉时回头望,月牙泉仍静静地卧在那里,在黄沙的包围中闪烁着微光。它不像大海那样浩瀚,也不像湖泊那样平静,它似一小弯弯的月亮,在最不适宜存在的地方存在着,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与柔韧传说的故事。
泉在沙中,沙围泉外。千百年来这便是月牙泉了,它一直在沉思古人与现在人的对话。
作者简介:蔡凤武,军休老兵,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诗文散见于人民公安、消防界、中国乡村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