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与黄州邾城
文/戴 志
2025年6月13日
刘基(1311一1375),字:伯温,今浙江温州文成县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文以深沉雄浑、寓意深远著称,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在元末随大军南征北战至长江中游黄州故邾城(今黄州禹王城)时,所写二首故邾城怀古的诗作,结合其生平与明朝初期黄州地域的历史背景,和地方史学家王琳祥考证结论,内容契合旧邾城怀古主题。
1.《感怀·黄州怀古》
黄州古城秋草深,
断垣残壁见寒砧。
当年争战今何在?
唯有长江流古今。
诗中“断垣残壁”呼应邾城(禹王城)作为战国楚城、西汉衡山国都、东汉邾县故址的沧桑,末句以长江亘古流淌对比人事变迁,体现刘基一贯的历史兴亡之叹。
2. 《邾城晚望》
落日孤城万柳斜,
荒原犹带旧烽沙。
英雄总被风吹去,
独有邾民说故家。
刘基诗中“烽沙”暗指元末战乱,“邾民说故家”则寄托对百姓坚韧的感慨,符合其民本思想。
黄州邾城为春秋邾国迁址,汉代设衡山国都、郡城、县城,南北朝后逐渐荒废,今属黄州禹王街道省级重点保护遗址。刘基曾辅佐朱元璋征战湖北(如武昌之战),途经长江要塞黄州怀古,是极有可能的。刘基诗风,《诚意伯文集》中多有借古喻今之作,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的“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与黄州邾城的雄浑苍凉意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