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岁月的长河》
作者:徐振熙
指导老师:刘志永
母亲是条无声流淌的长河,默默伴我行走在岁月的河滩上。她从不喧嚣,只以汩汩的温柔,抚过我生命最初的稚嫩岸线。她臂弯如河岸般宽厚,怀抱似流水般包容,予我以安稳栖息;她的目光如波光粼粼,映照着我蹒跚学步的身影,照彻我懵懂前行的路途。河水低语,絮絮讲述着生命最初的温情与依恋,于是岸边柳枝簌簌摇曳,仿佛也应和着这血脉深处汩汩流淌的恒久呼唤。
童年记忆里,母亲像一条涓涓流淌的溪流,清澈而温柔。她带我在河边嬉戏,溪水潺潺唱着歌,水声轻快如她年轻的笑语。母亲的手总是清凉而柔软,抚过我的脸颊,如同溪水滑过石头一样轻巧。她携我在水边漫步,水流声如她低柔的絮语,缓缓流进我的耳朵,又轻轻抚慰着我的心,那种感觉,就像澄澈溪水冲去了所有蒙蔽心灵的尘埃。
后来一场急病袭来,我昏沉沉地躺在床上,高烧像炉火一样灼烤着我。母亲守在我旁边,整夜未曾合眼,熬煮着中药,药罐里腾起氤氲的雾气,在窗玻璃上凝成水珠,又像眼泪般无声滑落,在玻璃上留下蜿蜒的痕迹。我嗅着满屋弥漫的草木气息,听着母亲细碎而执着的脚步,再艰难之时,只要瞥见母亲在床前徘徊的身影,我心中便如饮下了一泓清泉——那沉默如水的守护,正是驱散生命灼热焦渴的至柔慰藉。
时光如河,少年时我像一叶孤舟,逆流而上,撞入湍急的青春漩涡。在晚自习期间,我心中郁结着烦乱,焦躁难安。远远望见校门口昏黄灯光下,母亲独自伫立的身影。她怀中紧抱着一袋衣物,在深秋料峭的寒风中瑟缩着。那瘦小身影在昏黄灯光里,像岸旁一株被风吹弯的芦苇。我走近时,她急忙迎了上来,眼神里含着怯怯的期待,却依旧暖意融融地笑着,双手小心地递过温暖的衣物。沉甸甸的衣服压在我手上,暖流透过袋子传递而来,仿佛她全部的心意都捂热在了里面。我喉咙里堵满的叛逆,霎时被这无声的暖流融化了——原来最深的陪伴,是焦灼的青春暗礁下那无怨的守候。
当我长大成人,母亲却日渐老去,鬓角染上霜雪,脚步也日渐蹒跚。她依然如故,用慈爱目光和温柔双手,抚慰我生活的颠簸。她一直在我的身后站立着,浓密的黑发中掺杂着的些许白丝如融化的雪水一样安静闪烁,眼神却像水般宁静温和,默默注视着我不断前进的身影。
在我的大学时光里,短信便成了母亲日日递送牵挂的渡船,载着母亲无微不至的叮咛,穿越地理的隔阂,源源不断抵达我的手机。有时是“这边降温了,加衣了吗?”——家乡天气的阴晴冷暖,成了她悬心于我的凭证;有时是“记得吃 苹果”——她总在记挂我细微的生活习惯;最频繁的,却是“学习累不累?早点睡。”每每收到这类信息时,我仿佛能看见她枯坐灯下,眼睛紧盯着手机,如守夜人执着地等着微光闪烁。时间随窗外梧桐叶落又新生,母亲的短信却始终如一,仿佛她将所有的牵挂都倾注于这微小的屏幕里,字字句句,无声地织成了我的岁月。
光阴的长河奔涌不息,载着人穿过一程又一程。蓦然回首,方才明白,当年那些朴素如沙砾的一段段暖心的回忆,竟是母亲在岁月深处为我点亮的温热的信标。它们悄无声息地沉入时间的河底,却终于在我自己飘向远方,独自前行的时刻,将那份不倦的牵挂与无声的守候,重新托举到我面前——原来最深沉的爱,是默默在急流中抛下锚点,为远行的小舟标定归途。
真正的长河不在人间地图,而存于血脉深处。母亲以一生细密无声的流淌,早已将陪伴的泉源注入了我的骨血。无论此后我欲往何方,母亲的身影永在身旁;不论此后我身在何方,母亲的陪伴仍在我岁月的长河中默默流淌。她的爱如深埋于大地下的暗河,默默托举起我的每一寸光阴,以润泽万物的力量,照拂我穿越岁月荒漠,流向无尽远方——原来人间最深的陪伴,是生命长河以另一道生命为河床的,永不枯竭的奔涌
作者简介
徐振熙,男,就读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秘专业,爱好文学,写作,参加过多项校内外活动和比赛,并获奖。曾荣获嘉宏杯“米粽飘香·魅力端午”征文活动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