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回文诗
文-聂金杨
正读:
窗明映日笔锋遒,卷展云章壮志酬。
香墨凝神思妙解,锦文成韵赋清流。
长风破浪鹏程远,峻岭登峰凤藻悠。
昂首笑谈今试剑,榜题金阙月如钩。
回读:
钩如月阙金题榜,剑试今谈笑首昂。
悠藻凤峰登岭峻,远程鹏浪破风长。
清流赋韵成文锦,解妙思神凝墨香。
酬志壮章云展卷,遒锋笔日映明窗。
回文:张桂梅
文-聂金杨
正读
梅香雪岭映红霞,志笃深山育嫩芽。
辉洒夜窗灯伴月,苦耕晨径露沾纱。
巍巍校舍连云岫,朗朗书声绕壁崖。
飞鹊报春啼血处,衣单影瘦鬓霜华。
回读:
华霜鬓瘦影单衣,处血啼春报鹊飞。
崖壁绕声书朗朗,岫云连舍校巍巍。
纱沾露径晨耕苦,月伴灯窗夜洒辉。
芽嫩育山深笃志,霞红映岭雪香梅。
谭成珠
文-聂金杨
绛帐春深珠玉润,桃李香江,鼎鼐调新韵。笔底风雷驱混沌,紫荆花下诗书蕴。
岭表青云鹏翼振,月映成潭,自有天机运。莫道娥眉装镜吝,文光射斗魁星认。
东方亮
文-聂金杨
文旌猎猎,向八荒,掷下战表。五千载,龙章凤篆,岂无雄啸?甲骨铿如征鼓裂,青铜灿若星芒耀。更李杜,双剑闪长空,寒光绕。
莎翁典,但丁调,歌德魄,泰戈道。待重排座处,东方即晓。万斛才倾沧海水,九霄鹏举昆仑峤。看明朝,文鼎定新元,寰球小!
注释:本词以"甲骨青铜"喻华夏文脉之悠远,"李杜双剑"视艺术之卓绝。下阕连举西方文豪而自信较量,末以"文鼎新元",呼应题旨,结句"寰球小"化用王勃"天涯若比邻"之境,彰显文化自信。
木棉花
文-聂金杨
南国烽烟照眼明,高枝擎炬破春晴。
千团霞焰烧云色,一树珊瑚坠火声。
赤瓣纷飞犹蝶舞,丹心不谢似铜铮。
英雄血染丰碑立,万古凌霄气自横。
五羊衔穗
文-聂金杨
穗城佳话越千年,五色仙羊降楚庭。
口含嘉禾施瑞兆,足腾祥雾化金晶。
樵夫耕读传薪火,商贾云集汇海瀛。
莫道岭南多瘴疠,春风一夜木棉明。
回文诗-文学精华赋
文-聂金杨
正读:
华章锦字墨生香,古韵新声曲绕梁。
霞映绮文星焕彩,凤鸣佳句月流光。
茶烹雪夜吟怀远,笔落云天写意长。
夸世才情谁得似?花繁李杜竞芬芳。
倒读:
芳芬竞杜李繁花,似得谁情才世夸。
长意写天云落笔,远怀吟夜雪烹茶。
光流月句佳鸣凤,彩焕星文绮映霞。
梁绕曲声新韵古,香生墨字锦章华。
注释:此文正反皆合七律平仄,颔颈联工对。正读赞文学之璀璨,回读咏才情之竞放。嵌"李杜"典故文脉传承,以"雪夜烹茶","云天落笔"等意象勾连回环,展现汉诗回文之妙。用无可争辨的艺术驳斥"回文诗是文字游戏"的谬论。
水
文-聂金杨
万顷澄明碧无垠,素纱轻罩叠细鳞。
秋月行云浮玉镜,春风化雨润青茵。
柔情悄解千山雪,怒涛惊掀四海尘。
亘古长流周复始,沧桑荡涤总归真。
香江才俊张孝勇
文-聂金杨
墨泼香江二十年,风云腕底自翩然。
千峰笔纳宋元韵,万舸图开欧亚烟。
文联擎旗承古意,艺坛种玉拓新天。
紫荆花下听韶乐,更写昆仑入彩笺。
香港善长仁翁麦汉楷
文-聂金杨
长天万里展宏图,者行无疆志气殊。
流泉涓涓润桃李,风华绝代映苍梧。
大展经纶安社稷,汉家天下颂千途。
楷模屹立人皆仰,模范为先德不孤。
增城荔枝
文-聂金杨
丹珠缀树岭南珍,五月增城色更新。
绛雪凝脂妃子笑,琼浆溢齿玉盘陈。
骊宫曾酿红尘怨,驿道空留汗马尘。
莫问当年妃子笑,枝头犹挂旧时春。
猎德村
文-聂金杨
龙舟鼓歇粽香残,猎水犹涵古埗寒。
石巷苔封铜兽冷,祠堂日照绣旗丹。
十围榕荫遮棋局,百栋楼光碍月团。
莫问犀珠沉没处,一湾新涨没渔竿。
中华龙脉秦岭
文-聂金杨
龙盘峻岭势吞虹,脉贯神州气吐雄。
峰叠翠屏云锁黛,壑藏幽涧水生风。
钟灵毓秀千秋韵,踞虎蟠麟万古功。
浓墨绘天连碧野,纵情歌赋大江东。
注释:可当回文诗倒读。
东方明珠香港
文-聂金杨
香江浪涌映霓裳,港埠繁华夜未央。
楼叠彩云浮月影,岸连珠翠缀星光。
舟轻泛棹歌渔唱,曲妙随风入酒坊。
游目骋怀春正好,客游如织乐悠长。
注释:可当回文诗倒读。
母圣泉大地之母
文-聂金杨
瑶池倒泻天河水,万斛珠玑,尽化温柔泪。哺育苍生千百岁,乳香犹在风云袂。
草木承恩争滴翠,桃李无言,结子酬春惠。我欲掬泉呼大美,掌心忽觉乾坤细。
观音菩萨
文-聂金杨
慈航普渡,驾莲台,遍洒杨枝甘露。紫竹林中清净地,自在庄严常住。慧眼低垂,金容微笑,照见人间苦。千般悲悯,化身无量无数。
遥想大士当年,舍身求法,誓愿超尘宇。救苦寻声施无畏,恒顺众生祈诉。宝相圆明,梵音缭绕,永作娑婆护。至心皈命,愿同菩萨开悟。
六月的信纸
文-聂金杨
六月把阳光折成信笺
每一缕都烫着金边
蝉鸣是未封口的邮戳
在晌午的寂静里
轻轻颤动
稻浪麦波在远处签名
用整个原野的笔迹
而蒲公英的小伞兵们
带着所有未说出口的语言
突然占领了天空
黄昏的邮差慢慢走过
把晚霞盖在每扇窗门
我们坐在门廊数星星
像拆阅去年的冬天
寄过来的雪花
雷公
文-聂金杨
霹雳横空,惊寰宇,电鞭裂阙。挥紫电,劈开混沌,九霄威烈。玉帝敕书催战鼓,金蛇掣影摇山岳。怒目瞋,魑魅尽藏形,风云怯。
轰天鼓,罡风冽,驱旱魃,甘霖泄。纵仙槎浪涌,禹门波叠。万壑松涛驱虎豹,千寻铁索锁蛟穴。待明朝,红日照山河,澄霾灭。
注释:作者活学活用,立竿见影。谙熟岳飞,毛泽东主席<<满江红>>霸气豪气运用到此诗。以雷公为神格意象,融合《淮南子>>,<<山海经>>,<<天问>>,<<诗经>>历史典故。把<<雷公>>形象写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
神奇!一幅"六一国际儿童节"对联竟有十二种读法
文丨聂金杨
2O25年中国传奇草根诗人聂金杨撰写了一副"儿童对联"竞有十二种读法。
儿儿童童幼幼稚稚嫩嫩
小小少少年年天天真真
~~~~~~~~~~~~~~
儿童幼稚嫩
小少年天真
~~~~~~~~~~~~
将叠字折开来读:
儿儿稚,童童嫩,幼幼稚嫩
小小天,少少真,年年天真
~~~~~~~~~~~~
儿稚童嫩稚童稚稚嫩嫩
小年少年小少天天真真
~~~~~~~~~~~~
儿幼稚童幼稚儿童幼稚
小年天少年真小少天真
~~~~~~~~~~~~
儿童稚儿童嫩幼幼稚嫩
小少天小小真年年天真
~~~~~~~~~~~~
跳读:
儿幼稚童幼嫩
小少天小少真
~~~~~~~~~~~~
儿儿幼稚嫩童童幼稚嫩
小小年天真少小年天真
~~~~~~~~~~~~
儿儿幼童童嫩幼幼稚嫩
小小天少少真年年天真
~~~~~~~~~~~~停顿读:
儿儿童童幼稚嫩,稚嫩嫩
小小少少年年天,天真真
~~~~~~~~~~~~
儿儿童童,幼幼稚稚嫩嫩
小小少少,年年天天真真
~~~~~~~~~~~~
倒读:
嫩嫩稚稚幼幼童童儿儿
真真天天年年少少小小
祝所有人"六一"童心永葆。这是一副轰动中国🇨🇳神联。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赋
文-聂金杨
高手在民间,潜龙在草野。
盖闻南粤有雄邑,其势若雷霆乍起,其魄似苍海横流。天穹擂鼓震八荒,地脉罡风卷碣石,此间气象,非海陆丰不能当也!夫雷公行天,乃乾坤之号令。霹雳裂云时,万钧之势摧朽木,电光穿雾处,三尺青锋照胆寒。然则海陆儿郎,偏敢执刀向雷霆一一汕尾湾头,渔舟敢破千重浪,莲花山麓,铁臂能开百丈岩。此谓"天上雷公"当为海陆丰擂战鼓!"地下海陆丰"乃是人间造英雄!若夫地灵人杰,更显磅礴气象。红官红墙场,犹闻彭湃振臂呼,金厢银滩,时见渔女踏歌来。凤山祖庙,香火绵延三百载,玄武灵声,钟磐回荡九霄云。君不见甲子英歌舞,傩面如生惊魍魉。更堪叹正字戏文,水袖翻飞演春秋。此间风骨,刚处可裂金石,柔时能化春雨。至若山海相激,乃成造化奇观。螺河入海,携来万顷琉璃色,大德卧波,吞吐千年云月光。晨起时,遮浪奇观半海火,暮落后,龟龄群岛满帆星,最是鲘门开渔汛,千舟竞发如箭雨,又值梅陇晚稻,万顷金浪接天穹。雷公见此景,当敛雷霆威,海陆逢盛世,正展鲲鹏翼。雷公在天咤风云,海陆在地铸精魂。敢向苍茫挥铁臂,不辞热血荐轩辕!今朝再续英雄谱,再教山河焕锦文!
神笔马良张孝勇
文-聂金杨
正读:
香江浪涌接天穹,港灿霓虹映碧空。
文脉千秋承海岳,联辉万象聚豪雄。
清风两袖诗书画,誉满三城德艺隆。
章法自然成妙境,韵流寰宇气如虹。
回文:
虹回气宇寰流韵,境妙成然自法章。
隆艺德城三满誉,画诗书就两风清。
雄豪聚象万辉联,岳海成秋千脉文。
空碧映虹霓灿港,穹天接涌浪江香。
附:参观香港特别行政区文联主席张孝勇先生书画艺术展览应约有感而发。
注释:(1)正读以"香港文联"藏头,回读以"虹境雄空"起兴,双关文联气象。
(2)"三城"和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诗书画"呼应张孝勇先生艺术成就。
(3)"穹天接涌浪江香"既倒读首联又隐喻文化浪潮逆流而上的意象。
姑娘能担半边天
作者:聂金杨
题记:据<<人民日报>>消息:6月9日高考结束后,广西桂林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应届高考女生刘桂香(化名)独自步行用扁担挑行李回家。被赞"骨子里透着一股韧劲"网络走红。
正文顺读:
挑担山姑笑靥红,捆书绳系旧厢笼。
迢迢路踏歌轻快,远远家归步稳雄。
霄碧映眸星点点,汗珠染鬓发蓬蓬。
骄阳似火何须惧?桥边小溪流水东。
回文倒读:
东水流溪小边桥,惧须何火似阳骄。
蓬蓬发鬓沾珠汗,点点星眸映碧霄。
雄稳步归家远远,快轻歌踏路迢迢。
笼厢旧系绳书捆,红靥笑姑山担挑。
沧海亮剑
文-聂金杨
铁舰波,惊雷起,龙吟海裂。抬望眼,双虹贯日,重洋飞钺。甲午风云犹在目,郑和星月曾辉碣。看今朝,巨浪卷西沙,旌旗猎。
山东号,辽宁列。电磁箭,歼星钺。更核潜巡弋,深蓝无界。百载沉沦终雪耻,九州崛起非传说。待来日,统万里疆陲,金瓯彻!
心向桃花源
文-聂金杨
往昔纷扰付东流,今日逍遥意未休。
恰似云帆沧海渡,自归山洞去来游。
朝迎爽气听松韵,暮赏夕阳看鸟投。
尘埃喧嚣皆远避,明月清风共春秋。
老子与孙子对话
文-聂金杨
乙巳初夏,老书生和孙秀才微信群对话偶得。
皓首倚青石,黄口问玄机:"何如江海长逝?何似岱中岿?"老子拈须一笑:"水善下方远,山默自崔嵬。汝观星斗,光耀千载不言辉。"
稚子拍栏道:"我要驾云霓!挥戈逐日,弯弓射落九天鸱!"翁抚垂眉缓应:"柔可克刚百战,静以制动时。且看庭前竹,折骨未折枝。"

聂金杨,1965年生于广东郁南县。全球华人诗词协会等文学会员。在媒体历年发表作品约5000,得曾宪梓先生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