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杨杰才父爱之心人人夸
作者:张北传
在东至县官港镇北城村提起退伍军人杨杰才,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无不伸出大拇指个个都夸他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爸爸。
杰才战友在部队时同我是一个连队(通信连),他分在通信排骑兵班当了一名骑兵通信员。由于他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想觉悟高。不久光荣的加入了团组织,1972年5月曾经代表114团出席了绵阳地区团代会,并于1972年9月还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骑兵通信是一门技术活。不仅要懂马、懂骑术,还要求识地图、懂方位角找点,能快速准确把首长的指示命令及时送到指定的位置交给有关首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刻苦训练钻研、并虚心向老兵学习求教、很快的就熟练掌握了骑兵通信所有技能,并且很快被连队提升为副班长、班长。
1975年春部队精简缩编、杰才战友光荣退伍回乡,曾被原官港公社聘为政法助理员。1977年1月他与心爱的女朋友陈保霞结了婚,次年5月他爱人生下了一个可爱的胖小子。四年后又生下了一个小脸圆圆、面目清秀非常可爱的小女儿。女儿出生后他夫妻俩非常开心,不仅是儿女双全。更是感到女儿是父母贴身的小棉袄而特别快乐。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棉袄”三岁那年发生了一场意外事故,外地一辆东风牌大货车因驾驶员开车失误,将在路边玩耍的“小棉袄”撞倒在地,造成了头部重伤,经送东至县人民医院外科紧急开颅手术,清除颅内淤血,方才保住了孩子的生命。虽生命保住,但孩子脑外伤后遗症严重,经常犯癫痫病。杰才战友夫妇二人为自己小可爱的女儿不幸造成飞来横祸而感到心如刀绞,俩人经常是泪流不止、焦急万分。
为了让女儿脑外伤后遗症得到有效治疗康复,在漫长的求医路中,他夫妇俩一直坚守不放弃。十多年里,他们辗转反侧,想尽了一切办法,带着女儿先后到安庆、合肥、南京、北京等大医院寻医问药,请专家求救。
为了女儿看病需要资金,他与爱人商量,孩子在家由他爱人照顾,自己出去打工挣钱,杰才战友先后离家去保定、北京、兰州等地打工、凭借着他出色的木工手艺。夜以继日的干活挣钱,以解决女儿看病之需要。女儿在各大医院诊疗中共用去医药费近四十万元。大爱无疆,苍天有眼!经坚持不懈的寻医问药,女儿终于逐渐得到了康复。身高渐渐增长了,智力发育也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正常了,并上了小学、初中。于此同时,为了更多的关心帮助扶持女儿,杰才战友夫妻俩平时自己省吃俭用,结余资金还专门为女儿盖了一栋二层六开间的楼房。让女儿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新房子。其女儿于2015年春顺利结婚成了家,次年底女儿并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看到女儿结婚成家并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外孙,杰才战友夫妇喜出望外。他二人精心关爱、无限付出,终于有了硕果有了福报,他们俩有说不出的高兴和踏实。现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过的温馨幸福。
每当我去杰才战友家时,他的女儿常对我讲:“张叔叔,我爸妈不仅给了我第一次生命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年我幼小遭遇车祸,我妈妈那时是村里乡村医生,又是大队妇联主任,既要日夜精心照顾我,又要忙于她乡村医生和村妇联工作的事。妈妈为我是太操劳太辛苦了。我爸爸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为了挣钱给我看病,饱受风霜、不知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流了多少汗、熬了多少个夜啊!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爸爸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救命之恩,我为有这样好的爸妈感到自豪、骄傲。”我说:“是的,确实十分不易,为了你你爸妈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及辛苦、心血。你爸妈确实是好样的。他们俩大爱品德,也是我张叔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一直以来敬重他们俩的原由之一。”
2025年6月12日
【作者简介】
张北传,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任职在东至县血防站工作,主管医师;热爱文学,曾是池州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先后在池州日报,皖江晚报、安徽日报及县、市广播电台发表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