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复生,字濯之、号炬初子,徽州(今黄山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浙东画院特邀画家。自幼受新安画派影响倾心临摹传统国画。而立之年后钻研宋元名画,力追名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心向自然,情系桑梓。吃过的苦下过的工夫难以言表,只为中华艺术添砖加瓦,立志开一宗立一派,传之后人。偶尔也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展事。其中:2003年7月《秋山萧寺》入选第二届中国画展/2003年9月《清幽泉图》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2004年9月《九峰禅寺》获全国青年国画展优秀奖/2006年6月《宾虹故里》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2008年9月《桂林山水甲天下》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09年6月《冬晓》入选2009年中国画大展。现为专业国画家。


吾友张复生,新安人氏。其异人乎?诞生之时,母凌氏难产,五日方下,头骨变形如碓,呼吸全无;父张木匠以为绝也,制小棺一具,将葬后山。
适一土医来访,谓此儿命不该绝也,灌草汤,掐人中,拍屁股,竟复生焉。舅公因以名之。
观其相:大眼睛,大鼻子,大胡子,大脚板;看其性;大烟枪,大酒量,大气派,大糊涂。听其命,亦多历大劫难焉:八岁得脑膜炎,昏迷半月才醒,
几复死一焉;弱冠之年从三层楼摔下,竟然小伤,几复死二焉;而立之期,重病三载,形销骨立,几复死者三焉。而复生依旧,命硬如此,自以为必有大
富大贵络绎于后。如此人物,好大山大水,亦相匹也。
然复生少时,顽劣者也,自由如野马,不好读书。惟迷乡村影剧,每有消息,三村五里必赴焉,以至深夜不归,父母为之心焦不已。歙县县城,文化
深蕴之地也,多留旧时画墙、雕梁、牌坊,复生亦乐与伙伴徒步往观。上述二者,盖复生早期之大美术教育也,生性中绘事天赋,得滋养生发焉。农忙之时,
父母勤于稼穑,复生为躲避计,独坐一隅涂鸦,家人见此可减麻烦,亦由之焉。
甲子年某日,一游方僧过其草庐,适见复生小解,将温热液体抛洒于泥墙,一非虎非猫之物簌然而生,遂叹曰:若非呆子,必成大器,小子其自重乎!
由是复生砉然自觉,而有丹青天地之志焉。
二十岁后,远游天堂杭州,白日里打工,辗转于建筑工地、木雕厂等处,晚上一灯独明,自学绘画,渐有心得。后经人推介,入桐乡一手绘丝绸厂作画工,
东阳义乌前后十余年间,共绘布画小品几十万余幅,得此强化训练,指腕臂力竟少人能比。戊寅春夏之交,闻说义乌遍地黄金,遂南下稠城,几经周折,
自接手绘丝绸布画单子,俨然小老板焉。然复生之志,非耽迷商务者也,觉有所进取非大丈夫之计,长此以往,必于艺术大有损害焉。遂于辛巳二月移居金华,
鬻画为生,迄今为专业画家。其始也,人生地陌,知音者寡;挨饿借贷,时或有之。然复生不堕青云之志,三更灯火临摹,心慕先贤;五更鸡鸣创作,笔追宋元。
复于笔墨之暇,访名师,交益友,琢之磨之,不自满足。由是焉,画艺之长进,已非当日吴下阿蒙矣!
吾观复生之画,品高味古,境深界远,山水花鸟皆有可观者,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今选集近年精心之作出版,付梓之际,嘱余为之前言,遂欣然作以
上小记,以表推重焉。
诗 曰:
吾观复生憨厚者,指挥丹青偏有灵。
古来圣贤皆如此,朴拙深处巧得神。
二OO八年元月于纸醉斋


《桂林山水甲天下》2008年入选中国美协首届全国双年展


《清幽听泉图》03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第二届全国展“金彩奖”

樊岑脚纪游 136x69cm



中国山水画《雁荡岩居》233x12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