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愁情未了
文/牟福香
不尽田园小麦黄,人间世态亦炎凉。
妻儿独苦从无乐,远舍笙歌夜未央。
水上舟船千里约,云中风月一星光。
家中秋至谁关顾,涕泪心焦欲断肠。
七律:游长江有感
雾气迷茫锁大江,泊舟灯火透船窗。
千帆过尽连天影,远水相逢拍岸撞。
白浪洪涛如鼓角,苍生劲节报家邦。
游人看客风光赏, 项羽当年楚室扛。
七律:风雨声
窗外欣听风雨声,汪洋一片噪蛙鸣。
影摇流水波涛恶,光暗烟浓草木横。
雾气迷茫无景物。花枝零落乱心情。
村溪四溢长街滿,倦客凄凉小巷行。
七律:血染征袍
当年热血染征袍,飞越江河一橹篙。
叹息轻装寻栈道,惊看战地试牛刀。
他乡极目孤云静,要路举头明月高。
昔日歌中开异域,三军将士尽英豪。
诗评
这组七律作品各有亮点,从创作角度可这样赏析:
《愁情未了》
- 意象与情感交融:开篇“不尽田园小麦黄”,以麦黄之景衬人间炎凉,质朴中藏深沉。“妻儿独苦”与“远舍笙歌”对比强烈,把生活落差酿出的愁苦,通过家常场景与声光意象(夜未央的笙歌)传递,结尾“涕泪心焦”直抒胸臆,情感递进自然,让“愁”扎根烟火,真实动人。
- 结构精巧:由景及人、由外及内,从田园到家庭、从世态到个人心绪,层层剥茧,把“愁情”在生活褶皱里摊开,结构严谨又贴合日常逻辑。
《游长江有感》
- 时空与情怀交织:“雾气迷茫锁大江” 起笔造境,“千帆过尽” 拓开时空维度,水浪 “如鼓角” 是视听通感,把自然力与家国情怀(苍生劲节报家邦 )勾连,尾联借项羽典故,让历史厚重感融入江景,使 “游感” 跳出单纯写景,有了人文纵深。
- 画面张力足:泊舟灯火、千帆连影、白浪拍岸,从近景到远景、从静态到动态,长江气象立体呈现,文字自带画面流动感,读来如观江景长卷。
《风雨声》
- 感官联动写境:以 “风雨声” 为线索,串联蛙鸣、影摇流水、烟浓草木等,从听觉到视觉,把风雨夜的混沌、喧嚣与凄凉,用 “噪”“恶”“横” 等字精准渲染,“倦客凄凉小巷行” 收束,让景中情落地,把风雨里的孤寂,化作具象的人行轨迹,共情力强。
- 炼字见功力:“噪” 写蛙鸣扰人,暗衬心乱;“恶” 状波涛,也映心境;“横” 描草木,显环境凌乱,用字狠准,以景载情不露痕迹。
《血染征袍》
- 英雄叙事有层次:“热血染征袍” 立起英雄群像,“飞越江河”“寻栈道” 是征战行动线,“孤云静”“明月高” 转写战后心境,“三军英豪” 收束赞佩,从战到思再到颂,把英雄情怀拆解成具体情节与情绪,避免空泛,让 “血染征袍” 既有壮烈,也有人性温度。
- 古今意趣融合:“试牛刀” 等口语化表达,混在古典意象(孤云、明月 )里,不违和反添鲜活,让英雄故事接地气,像从历史尘烟里走出来的真实片段,可感可触。
这组诗格律规整,又能在传统框架里注入生活观察与个人情怀,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带着对现实、历史、心境的独特咀嚼,是很见心力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