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蓝玉趁沙尘暴袭击北元
李铁
蓝玉是明朝太子朱标的舅父,也是大将常遇春的内弟。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朱元璋把15万军队交给了蓝玉,命他统帅大军去征讨北元。朱元璋还亲自为蓝玉送行,告诉他:扫清沙漠,在此一举!”
此时北元皇帝是脱古思帖木儿,可能是元顺帝的孙子或次子。因为北方没有粮食,经济也不发达,百姓的很多必须品都要到明朝领地去抢才行,再加上北元和明朝本来就有很深的敌意,所以,他和父兄一样,不断骚扰明朝边界,甚至挑起战争。
对这位总是搞对抗的北元皇帝,朱元璋也想过和平谈判,但没有结果,只好决定派出军队,用武力解决问题。
蓝玉的军队由大宁(山西省临汾市下辖县)出发,一路攻击前进。但他们刚一出发,北元方面就已经知道明军要来讨伐,军队早就躲藏了起来。
大军前进途中,有情报传来,说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就驻扎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东北方向80里附近。蓝玉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向目标挺进。但到这是条非常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地带,后勤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后果不堪设想。
蓝玉带着军队毫不犹豫深入到荒漠地带,他们在行军路上小心翼翼,隐蔽前行,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先挖个洞,在洞里做饭,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
由于是沙漠地区,运粮车无法进入,所以每个士兵只能自己背着干粮、水和武器,不少士兵倒下了,但大军没有一人吵闹,也没有一人把武器丢掉。当部将向蓝玉报告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他要求士兵继续前进,坚决打败敌人,否则无法交待。
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时,蓝玉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但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却并不知道。无论如何,这是最好的机会,他立刻命令王弼为先锋,向捕鱼儿海东北前进,务必一举歼灭北元军队。
北元皇帝以为,蓝玉的军队不可能深入大漠,没有水草战马无法前行,加上又没有后勤保障。蓝玉要是敢进来跟找死没什么区别。所以,这个时候他已经把自己的主力部队和大大小小的贵族们都转移到了这个地方,正在跟大臣们饮酒作乐,心想,只要等到蓝玉的补给供应不上,粮尽水绝,他不战自乱,就可以反守为攻,将其消灭了。
这天,当地刮起了沙尘暴,天空被一层黄沙掩盖,白天变得如同黑夜,几十米就都看不见人了。在恶劣的天气里,北元皇帝为防止明军偷袭,还增派了士兵加强守卫,可是天气实在太差,沙尘弥漫,士兵们只能摸索着在营区里巡逻,非常艰难,调度也很困难。
明军在恶劣的天气里悄悄袭来,北元士兵们毫无防备,直到明朝骑兵距自己只有十几步才发现。而此时的明军士因为他们找到对手,结束了艰苦行军,士气高涨。他们在沙漠里已经吃尽苦头,饿了这么久,渴了这么久,正无处发泄。每个士兵都是以一当十,如入无人之境,挥舞马刀,见人就砍。
而此时,脱古思帖木儿正和他的大臣们举行宴会,根本没有想到明军来袭,很多人还在饮酒作乐。明军迅速把北元军队大营冲成几段,斩杀了许多还没来得及上马的北元士兵。
还在营帐内喝酒的脱古思帖木儿听见营外大乱,顿时慌了手脚,得知明军前来,慌乱之中只带走自己的长子天保奴和丞相失烈门,把老婆、次子及10余万部下都留给了明军。
这一战,北元军队大败,明军取得彻底的胜利。当蓝玉来到北元营地时,看到的是成群俘虏和牛羊,以及许多垂头丧气的北元贵族。后来北元皇帝在逃奔其他地区中途被杀。
但蓝玉立下赫赫军功后,行事越来越张扬,过于嚣张跋扈,于是朱元璋以谋反罪逮捕了他,并用“剥皮实草”的酷刑将其诛杀。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