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磬氏》:古代制磬技艺的智慧结晶
一罗培永(搜集整理)
《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手工艺技术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综合性手工业技术文献 ,详细记载了30余种手工业生产技术,为后世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明确的工艺规范和标准。其中,《考工记·磬氏》专门阐述了石磬的制作工艺,蕴含着古人对声学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应用 ,是研究古代音乐文化与工艺技术的珍贵资料。
一、《考工记·磬氏》原文及基本解读
(一)原文
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鼓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端。
(二)基本解读
1. 形制规范:“倨句一矩有半”,规定了磬股和鼓之间折角为135°,这一特定角度使磬在发声时能产生独特的共鸣效果,对音色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作时,工匠必须精准把握这一角度,差之毫厘,可能就会导致磬的发声出现偏差。“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鼓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 ,详细说明了磬各部分的尺寸比例关系,包括股、鼓的长度比例,以及鼓的宽度和厚度比例。这些严格的比例要求,确保了磬在形制上的标准化,为其稳定的声学性能奠定了基础。比如,通过这样精确的尺寸设定,不同的磬在组合成编磬时,能更好地协调发音,形成和谐的音阶。
2. 调音方法:“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端”,这里的“上”“下”指的是音的高低,即当磬发音过高(频率过高)时,就磨其旁侧,使磬体变薄,从而降低音调;当发音过低(频率过低)时,磨其两端,使磬体相对变厚,进而升高音调 。这一调音方法,体现了古人对磬发音与形体关系的科学认识,是基于长期实践总结出的有效调音手段 。它表明当时的工匠不仅能够制作出磬,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对磬的音高进行精细调整,以满足音乐演奏的要求。
二、《考工记·磬氏》所反映的声学原理
(一)板振动原理的应用
磬的发声属于板振动,而板振动的频率与厚度密切相关。《考工记·磬氏》中关于调音的记载,完全符合这一科学原理。当感觉磬的发音过高时,磨损磬体的两面使其变薄,根据板振动频率正比于厚度的原理,音调自然降低;当发声过低时,磨其两端使磬体相对变厚,音调就会升高 。这说明早在当时,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声学理论知识,但通过大量的实践摸索,已经掌握了利用改变物体形状来调整声音频率的方法 ,并将其熟练运用到磬的制作和调音过程中。
(二)对音高与音色的综合考量
文中虽主要阐述音高调整,但实际上也涉及了对音色的关注。不同的形制和调音方式,不仅影响音高,也会改变音色。例如,特定的“倨句一矩有半”的角度以及精确的尺寸比例,使得磬在发声时能产生独特的音色,这种音色特点与当时的音乐审美和演奏需求相契合 。而调音过程中对磬体不同部位的打磨,在改变音高的同时,也会对音色的纯净度、明亮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古人在制作过程中显然考虑到了这些综合因素,以追求磬在音乐表现上的最佳效果。
三、《考工记·磬氏》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意义
(一)促进编磬的发展与完善
《考工记·磬氏》中对制磬技术的规范,为编磬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编磬作为一种大型乐器组合,需要各个磬之间在音高、音色等方面高度协调 。《考工记·磬氏》所规定的形制和调音方法,使得不同的磬能够按照一定的音阶关系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音乐体系 。从出土的古代编磬来看,其制作工艺往往与《考工记·磬氏》的记载相呼应,这表明该文献在实际的编磬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编磬制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丰富了古代音乐的表现力。
(二)体现古人的音乐审美与追求
从《考工记·磬氏》对磬的制作要求可以看出,古人对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他们注重乐器的音质和音色,力求通过精湛的制作工艺,使磬发出清脆、悦耳、和谐的声音 。这种对音乐品质的执着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也体现了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 。同时,制磬技术中蕴含的对称、比例等美学观念,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古代音乐文化的内涵。
四、《考工记·磬氏》的历史传承与影响
(一)对后世制磬工艺的传承
自《考工记》成书以来,《考工记·磬氏》所记载的制磬技术在后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承。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制磬工艺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改进和创新,但基本的形制和调音原理依然被遵循 。例如,后世出土的各个时期的石磬,在形制上大多保留了《考工记》所规定的基本特征,调音方法也一脉相承 。这说明《考工记·磬氏》为后世制磬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制磬行业的经典规范。
(二)对古代科技与文化研究的价值
它不仅是研究古代制磬工艺的重要资料,也是窥探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一扇窗口。从科技角度看,它反映了当时在声学、材料学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从文化角度看,它与古代的礼仪制度、音乐文化、哲学思想等紧密相连 。通过对《考工记·磬氏》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为古代科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考工记·磬氏》以其对制磬技术的详细记载,展现了古人在工艺制作和声学领域的卓越智慧。它在古代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后世的制磬工艺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