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提到了“等”。这半年多以来,我一直都在等的过程中。昨天写完文章后我更加意识到,我真正等待的,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等待我所信奉的:规律、逻辑、思考与判断,最终能被现实所验证。可以说,我是在等自己的信仰能被时间证明。
这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向我自己信奉一个交代。如果没有一个结果,即使心中再坚定,也依然难免会产生自我否定与怀疑。为什么信仰还会动摇?因为现实的反馈,与我内心的预期落差太大。
我很清楚,过去几年我都在做什么,也清楚大多数人或许并不理解和不认同。但我始终相信自己遵循的并没有错。只是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显现。回头看,这几年我判断对了很多事情的趋势,做了很多正确的选择。或许在事业层面我还未抵达预期的终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判断是错误。我只是还在途中。
我不敢说自己有九成把握,但至少有七成的事情已经在被时间验证。而每一个被验证的结果,都不是一夜之间来的,而是靠一次次坚持与等待换来的。
尤其是过去这半年,初期的“等”是被逼无奈,是站在悬崖边上的退无可退。而如今的“等”,是有逻辑、有支撑、有依据、有实际行动在持续推动中的等待。我已不再是被动的忍受,而是主动、清醒、心甘情愿地等待。
但“等”依旧是痛苦的,依旧煎熬。因为那份深层的自我怀疑并不会轻易消失。我同时在等待好几件重要的事情的突破,而每一件都像卡在一个关口上,迟迟打不开。这让我焦虑,怕自己判断错了、怕等的是一个死路、怕最终换来的不是曙光而是绝望、怕自己等不到结果到来的那天到来。
可每当我陷入情绪的深渊,我的理性、内在的高我,我构建的逻辑和对系统的理解,又一次次拉我回来,告诉我:现在就是要“等”的时候,告诉我,只要等下去,关键的那个点终将到来。
我并不知道那个时刻会在哪一天降临,但我始终相信:一旦突破第一个节点,就会引发雪球一般的连锁反应。所有之前“等”的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会一一开始前行,整个系统将进入加速度。而那个系统,将不再动摇、不再迟疑、不再痛苦。
所以我等。等那个点的来临。这段时间,是我人生的黑夜,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而我已经无路可退,只能选择等待、穿越、熬过。因为我始终相信,一旦穿透这段黑暗,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光的到来。
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也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会怎么看待我这个父亲呢?等再过二三十年,别人又会怎么看我今天的选择与坚持?再久一点,百年之后,这段经历、这些选择,还会有人记得吗?还是终究一切都归于尘土,被人遗忘?
但我知道,我正在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痕迹。或许现在还看不见价值,但这些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力量。哪怕最终无人记得,我也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真实的轨迹,而不是随波逐流地模糊走完这一生。
我知道,如今很多人看我是有争议的,甚至是不被理解的。但正是那些被争议、被质疑、被误解的人,才往往成为时代真正的破局者。就像当年的马斯克被嘲笑为疯子,李嘉诚被质疑出逃,马云刚起步时无人问津。但今天再回望,当年的“不被理解”,恰恰是他们突破的理由和证明。
所以,我学会了接受“等”,理解“等”。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快,而是能等:能等得起黑暗、等得起孤独、等得起误解,也等得起那个属于自己的光亮时刻。最好的证明,不在当下的掌声,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人这一生,其实大多数时间不是在“做”,而是在“撑”与“等”。能做的,我们尽全力去做。当做不到的,就必须学会沉着等待。真正决定命运走向的,往往不是一时的勤奋和冲劲,而是能否在没有反馈、没有认可、没有成果的长时间里,依然不动摇、不怀疑、不放弃地等待那一个属于自己的契机。
等,不是消极忍耐,而是一种深度参与生命的方式。是把信念沉进土壤、把判断交给时间、把方向交给规律,然后用时间去验证它是否正确。这是一个人能不能脱离浮动的命运,进入有根的命运的核心所在。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太多人想用“快”来对抗不确定,用结果来掩盖内心的空虚。可真正强大的人,恰恰是在最黑暗最孤独的时候,依然有耐心,有信仰,有判断力地坚持自己。这份坚持,不是对抗外界,而是对内心规律的忠诚。
所以,哪怕所有人都在奔跑、都在炫耀结果,我们也依然可以站在自己的节奏里,默默耕耘、耐心等待。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价值,是需要时间才能开花。有些意义,还可能要穿越一个时代的噪音之后,才会被听见。让时间成为自己最好的盟友。那些自己以为等不到的,其实正在来路上慢慢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