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高山杜鹃
文/杨广虎
【编者按】《秦岭高山杜鹃》以秦岭高山杜鹃为载体,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生命体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哲思之美。《秦岭高山杜鹃》既是秦岭自然风物的美学标本,更是生命韧性的精神体现。杨广虎以杜鹃为镜,映照出人类在时代困境中对自然力量的渴求,其文字如杜鹃般“在冷峻面孔下保持热爱”,为生态文学提供了兼具地域深度与普世价值的范本。文中“人间值得爱”的慨叹,恰是自然写作最动人的回响。【编辑:纪昀清】
立夏前后,是秦岭杜鹃盛放的时节。在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乃至世界的一些地方,都有杜鹃花开放,我之所以把秦岭杜鹃称之为:“秦岭高山杜鹃”,那是因为这种杜鹃花一般开在海拔2000米以上,开在此、长在此,要经受高海拔的考验和洗礼,也有秦岭独特地域的属性。
繁花盛开于秦岭峻峭孤崖之上,别有野趣风味。
高山杜鹃主要分布于高山、苔原、多岩石地带或沼泽区等高海拔地区,这些地方气候多变,环境恶劣,常年低温、强风、紫外线辐射强烈,高山杜鹃却凭借自身独特的生理结构和适应机制,在这里顽强生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被人们誉为“高山精灵”。在秦岭,有许多地方是观赏高山杜鹃的绝好之地,终南山、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山、王顺山、木王山等等,都有她绚丽的身影,给寂寞的大山予以色彩和活力。我去过一些地方,有的以千亩杜鹃的浩大盛况而著称,有的以在高山松林石海中惊艳绽放而闻名,有的傲然林立于悬崖水溪之间,有的则群木互挤争享蓝天……虽然居于位置不同,但总的来说,秦岭高山杜鹃就是“花中西施”,顽强挺立,光彩照人,清纯亮丽,异常夺目。
秦岭终南山巅的高山杜鹃,在北麓长成一片林海,树枝不高,一人有余,一棵主干长成十余枝,宛如铁树虬龙,开花散枝,漫山遍野,在大风大雨打雷闪电中毅然开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人走其旁,穿梭其间,可近距离观赏她饱满的花蕾,在烈日干旱下,“特写之花”,清晰舒雅,轻柔鲜嫩,花瓣舒展如蝶翼,微风一吹欲飞翔,毫无褪色枯萎之势,呈现出精神昂扬之风貌。秦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的高山杜鹃则不同,一棵棵单独而生,人难以靠近,或石海、或草甸、或崖畔、或山间,只能远观不可亵玩;就是长在石径旁的,也有三四米高,胳膊粗壮,孤立于世,卓然挺拔,粉若云霞,白如霜雪,在阳光下还泛着紫色的光芒。我想与之完美合影,都无法完成,不是没人就是没花,如果两者均需,那只能让摄影者站在对面的山上,运用广角或者远焦来拍摄;或者用无人机来拍摄,这样虽可“同框”,但花太碎人太小,秦岭绿色调色板上,模模糊糊,只有场景,主题不突出,留不下“秦岭高山杜鹃”深刻的美好回忆。
久居山中,我突然发现秦岭万木,无需呵护,各有灵气,各有花期,花的颜色由深至浅,慢慢凋谢,长出绿叶,挡风遮雨。这可能与温度、湿度、太阳照射、地理位置等不同,花的颜色变化多姿,高深莫测。
秦岭高山杜鹃也如此,花期也就一月左右。
过去二十年,我年年上秦岭终南山大岭看高山杜鹃花;这三四年,我又辗转朱雀国家森林公园赏高山杜鹃花。年轻少壮之时,总感到终南山的“高山杜鹃林”有气势,背景是雄奇的秦岭,排山倒海般随风而来,拥入怀中,我也有点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到了一定年龄,再看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的“高山杜鹃”,守候大山,默默无闻,任凭风吹雨打,一支清丽之花悄然开放!那份执着,那份孤傲,那份坚守,那份不屑一顾,那份超脱无畏,在自然里、在风尘中,难能可贵。
我经常迷恋于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的“高山杜鹃”,吸天地精华,枕云雾雨雪而生,因地势起伏,铺陈而来,摇曳多姿,顾盼生辉,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她们总像一个个精灵,是妖?是精?是仙?在贫瘠干涸的岩石上、山崖间、瀑布旁,在一切有可能的罅隙里尽可能生长,笑脸如靥,满心欢喜,心如止水,明艳无比。而我在人间的罅隙里生活得很窘迫,没有她们的从容、淡定,没有她们永不停息向往天空的执着和努力。
行走的停歇中,我看到孤峰绝壁中高山杜鹃的身影,那一花温柔,明亮、清澈,一尘不染,如同英雄沉陷于美人之中,惺惺相惜,无可自拔。花在山中,山在花里。远观如霞,近观如焰,在苍翠古老的秦岭山峦间,泼洒出一幅生动多彩的油画。
高山仰止,自然花神。从不同角度,我打量着秦岭,这座神奇的“父亲山”,因“高山杜鹃”闪耀着女性的光芒、母爱的慈祥,生命的伟大。这种自然的搭配、美妙的组合,还有天空的云朵、地上的松鼠、鸟的脆声、河流的叮咚等等,都构成了大自然立体的华章,成为我跋涉向前、探寻奥秘的理由。
青春不老,真情不散。人间四月天,五月晴光好。我行走于秦岭,“独行客”一般,登高望远,长安近在眼前。那些“高山杜鹃”,枝头叠彩,山脊流芳,干净纯粹,美丽大方,向阳而生,逆风飞翔!繁华映瀑布,人间值得爱。那一棵棵、一株株“高山杜鹃”,散落于朱雀石海山崖起伏不定之间,和那高空的云海、一泻千里的瀑布,与小小的我,构成了一幅行走的画卷。不必追问花期几何?生活艰辛,人间需要温暖、大爱和向上的力量,在我心中,自己也慢慢变成了一棵“高山杜鹃”,一颗微小星辰,在冷峻的面孔之下保持热爱、奔赴山河大海(冰晶顶)的坚定信心和勇气。
2025年5月7日匆于长安

【作家简介】杨广虎,男,硕士,正高级经济师,1974年生于陈仓,19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散文集《活色生活》》《在终南》,评论集《终南漫笔》,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西安文学奖、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丝路散文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全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大赛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工作、生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三届签约作家,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