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句号,可以是终点,也可以是起点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句号,通常在我们的认知里代表着结束,就像完成了一件事画上句号,宣告这件事的终结,是终点。但换个角度看,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就像一个阶段结束了,我们又站在了新征程的起点上。此刻,我想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送给现如今正处在风雨飘摇的中国男足,应该很合适。
6月10日晚7点10分,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八强赛的最后一轮,中国男足坐镇重庆五万人体育场迎战巴林队。对阵双方都因上一轮输球,而无缘美加墨世界杯了,可谓是菜鸟互啄。在这场无关生死出线,只为捍卫荣誉的捍尊之战中,中国男足凭借终场结束前的一粒点球,1:0战胜三十多年从未败过的对手巴林队,从而以十战3胜7负积9分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五。至此,美加墨世界杯阶段,中国男足的征程就已全部结束。
世界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全世界拥有最多而且是最好的足球观众。从昨晚国足对巴林的比赛现场,足可以证明这句话非常中肯。在这场无关命运只为颜面的挽尊之战,容纳五万名观众的重庆龙兴体育馆,座无虚席,一片红色的海洋。尽管知道中国男足已提前一轮出局;尽管中国男足一次次的让人失望;尽管骂也好恨也罢,但仍有众多铁粉死心塌地的支持,这就是中国的球迷。好在昨夜,中国男足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一球小胜对手,没有让球迷再次流泪。
足球世界杯,是每个国家成年足球队的一次大考,四年一个轮回。中国男足此轮次的征途,再一次以失利而结束。但是,未来还得继续,留给中国足球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当然,要彻底改变中国男足的困境,不能光说在嘴上写在纸上,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这其中,包括教练团队、青训体系、足球管理、球员培养、国际交流以及足球文化等。这些改革措施必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可以促进中国男足的长期发展。
知耻而后勇,智弱而后强。如果中国足球的管理决策者们,能够重新审视国足的现状,精准把脉,在“痛”中找寻根因。那么,中国足球仍将值得期待。反之,任何世界大考及洲际中考,我们依然没戏反落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