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冷雨


青铜宝鉴中的2025年高考文章
文/梦在远方
站在河南汝阳
《青铜宝鉴》面前,驻足凝想
百年风雨镌刻出
中国共产党“雄浑的诗行”
2025年“高考的命题”之光
再一次点燃了
华夏儿女血脉里
《我的中国心》的滚烫
全国一卷的文字迸发锋芒
老舍笔下的沉默
藏着旧中国的“山河之伤”
鼓书艺人咽下乱世的苍凉
却在心底凝聚着
奋起抗争的力量与火光
艾青用嘶哑的喉咙
划破“万马齐喑yin”暗夜的迷惘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回响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祖籍海宁浙江
1934年刚满16岁
就在散文诗《梦》中
将“梦”与“人生”聚焦思量
1942年,24岁便放弃
“西南联大助教之职”
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
奔赴缅甸抗日战场
用带血的手,拥抱破碎的故乡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呐喊
震碎千年枷锁
激荡于云南边疆
全国二卷考试命题中
继续用穆旦散文诗“梦”字
为“题眼和船桨”
荡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浩瀚的“时空长廊”
从“闲潭梦落花”的婉约情长
到“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慷慨激昂
梦的星火,在岁月长河中闪亮
当我们学会将“中华梦”
赠予后辈子孙手上
中国共产党的五星红旗
才能千秋万代飘扬,永放光芒
扶贫干部,把梦种在贫瘠山岗
让荒芜的土地长出希望的麦浪
科研工作者,把梦写进浩瀚穹苍
让嫦娥奔月,不再是古老的幻想
梦在远方,家国情长
梦在远方,凝聚力量
梦在远方,国富民强
梦在远方,复兴起航
回望百年,风云的激荡
从南湖红船,劈开迷雾的航向
到南昌城头,响起的第一声枪响
共产党人用信仰
筑起精神的城墙
长征路上的脚印,丈量着理想
延安窑洞的灯火,指引着方向
西柏坡的号角,奏响胜利的乐章
天安门城楼的宣告,震撼八荒
伟大的中华梦啊
是你让中国人的百年步履从
“站起来,富起来
强起来,美起来”
走得一路铿锵畅爽
河南汝阳的青铜宝鉴泛着神光
岁月褶皱里
藏着华夏炎黄千年的守望
它见证过商周的战旗飞扬
铭刻着秦汉的盛世气象
记载着鸦片战争的耻辱
镌刻着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坚韧与担当
这份厚重的传承
永远都是新时代青年奋进的力量
在信息洪流奔涌的时代汪洋
教育的航船,追寻着新的方向
为人民服务信仰,是不灭的灯塔
指引我们穿越迷雾,乘风破浪
高考的命题,如黄钟大吕奏响
唤醒沉睡在血脉里的铿锵
我们以笔为剑,以梦为疆
在时代的考场,书写青春的华章
我的中国心,永远向着太阳
与民族同频,与时代共航
以百年奋斗为笔,饱蘸信仰
在复兴的画卷上挥毫泼墨
恣意酣畅
传承青铜宝鉴的厚重与沧桑
续写“高考命题里”的豪情与热望
让青春在时代的熔炉中淬火成钢
让中国的名字
在世界东方永远闪亮
这是血脉里奔涌的力量
这是灵魂深处的誓言激昂
我们以青春为火,点燃梦想
以奋斗为歌,奏响时代交响
向着民族复兴的壮丽远方
步履铿锵,扬帆启航
让中国心的光芒照亮苍穹
在历史的星河中闪耀永恒的辉煌
让中国心的光芒照亮苍穹
在历史的星河中闪耀永恒的辉煌
歌曰:
年轻的朋友们
高考来相会
胸怀中国梦,笔下起风雷
山川美,民风淳
盛世华夏,惹人醉
大国崛起,锦绣风景绘
啊,亲爱的朋友们
历史深处有人问?
天上不会掉馅饼
责任担当需要谁?
需要我 需要于你
需要2025年高考引领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 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青铜宝鉴需要我们
接过共产主义的镰和锤
要珍惜,要感恩
我们是承前启后黄河交响的浪和水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英雄属于谁?
为家国,为自尊,流过多少汗
面对青铜宝鉴,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
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 笑扬眉
我们是锃亮青铜宝鉴的新一辈
我们是锃亮青铜宝鉴的新一辈
我们是锃亮青铜宝鉴的新一辈
2025年6月10号于印心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