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军《岁月留痕》
第五十三章 岁月织锦
2015年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油田300栋A区的楼宇间,将我们一家的生活镀上了一层暖金色。这是搬迁至此的第二年,日子如缓缓流淌的溪流,在我与爱人轮流接送孙女上幼儿园的日子里,泛起细碎而温暖的涟漪。
小孙女就像一颗活泼跳动的小太阳,总能给家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慌乱。每当我下班回家,她总会像只欢快的小鹿扑进我怀里,奶声奶气地喊着要出去玩。周末的纳仁汗公园,是我们最爱的天地。她穿梭在花丛间,眼睛亮晶晶的,对旋转木马、碰碰车等游乐设施充满了无限热情。我跟在她身后,看着她吃得满嘴奶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可这小家伙的顽皮劲儿,也常让我惊出一身冷汗。记得那次,她突然从我的手心挣脱,朝着车水马龙的小区人行道上飞奔而去。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周围路人焦急的呼喊声在耳边炸开,我拼命追赶,终于在危险边缘将她紧紧抱住。看着她懵懂又无辜的小脸,我又气又心疼,可她咯咯的笑声,却像春风,瞬间吹散了我所有的担忧。有她在,家里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欢乐,连空气都变得灵动起来。
在生活的琐碎与温馨中,一场场不期而遇也悄然展开。那年,我与冯书民老师一同前往松原市三馆参观手工艺展览。展馆内人潮如织,各色精美的手工艺品在展台上熠熠生辉。就在这时,一个微微佝偻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戴着小黑帽的张晓彦正伏在展柜前,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葫芦。她的左腿因小儿麻痹症而明显萎缩,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依靠右腿用力支撑,身体随之大幅度地颠簸晃动,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作画时的沉稳与专注。画笔在她指间灵巧翻转,细腻的线条在葫芦表面蜿蜒生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仿佛是她用生命的热忱浇筑而成,无声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尽管展览结束后我们匆匆分别,但她坚毅的身影,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次年冬天,在松原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写作培训班上,命运再次将我们相连。当她看到我手中拿着黑土文艺社编辑的《黑土》杂志时,眼里闪过惊喜的光芒。我将刊物赠予她,并邀请她加入黑土文艺社松原分社。此后的日子里,我们经常一启参加由黑土文学社组织的各种采风活动。相处中,我逐渐了解到她不为人知的故事:原来,她竟与自己的女儿一同参加全国正规考试,并凭借惊人的毅力,双双考入吉林艺术学院摄影系。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份坚韧与勇气,实在令人动容。
我当即安排学生齐晓波对她进行深入采访。齐晓波经过多日的跟访、整理,完成了一篇2000多字的稿件。我反复修改打磨后,将这篇讲述她身残志坚故事的文章,刊登在《油城周末》的显著位置。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强烈反响。《松原晨讯》的记者看到报道后,也被张晓彦的事迹所打动,亲自对她进行采访,并在报纸上用大篇幅发表了专题通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坚强的姑娘,而这些关注与报道,也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她前行的道路,给予她继续追逐梦想的力量。
而工作上,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吉林油田新闻中心新来的张主任对《油城周末》进行改版,将其变为晚报样式的16版小报,我与包建新各自负责8版编辑工作。那段日子,忙碌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为了让版面更加丰富精彩,我常常深入石油家庭、大街小巷,挖掘那些动人的故事。在一户普通的石油家庭里,我看到妻子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坚守,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让我深受触动;在社区活动中,那位扮成孙悟空扭大秧歌的大叔,用他的乐观与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还有油田里才华横溢的歌唱家,用歌声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鲜活的人物与故事,就像五彩斑斓的丝线,被我精心编织进报纸的版面中,让《油城周末》变得生动而独特,也让我在忙碌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2015年,是生活与工作交织的一年,有家庭的温馨,有相遇的美好,有工作的充实。这些经历,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每一段旅程。(未完待续)

李明军,笔名文实。1960年3月出生于扶余县三岔河镇,大专文化,原为《吉林石油报》主任编辑,副高级职称。2020年3月正式退休。
多年来撰写新闻及散文、小说稿件2000余篇,发表在省内外30余家报刊杂志上。近年来,在搞好报纸编辑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新闻理论,《浅谈企业报的策划》、《如何挖掘新闻由头》、《如何让企业报经济版活起来》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业务刊物上,并有部分论文获省内外新闻理论研讨一、二、三等奖。并公开出版《松辽写真》、《走进新闻芳草地》、《百味人生》等著作,目前第四本新闻著作正在出版中。同时,他的名字已被编入到《中国当代学者传略》一书。现为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1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