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电力天路特高压千里疆电入渝投产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最新消息:6月10日上午,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疆电外送特高压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投产送电,作为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工程接入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昨天随着位于新疆东天山脚下的哈密市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同时也是“疆电入渝”工程电力输送的起点,工程指挥部按下送电指令,这条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的“电力天路”,仅用7毫秒时间即实现了首条西北“沙戈荒”绿电至西南特大城市重庆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为沿途五省市区数亿人民“奔富圆梦”之路,供了有利保障!
消息面显示,这条由西北“沙戈荒”绿电至西南特大城市重庆的“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开工于2023年8月,到昨天6月10日投运实际的工期还不到2年,创下了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的纪录!
各位读者要知道,这条由西北“沙戈荒”绿电至西南特大城市重庆的“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漫漫线路全长2260公里,沿途一路“穿沙漠”、“跨雪山 ”、“越戈壁” ,建成千上万座输电铁塔“增重”抗住西北风,实不容易。
首先,面对的就是复杂的地形,该工程由新疆哈密巴里坤县出发,一级级输电铁塔先后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地貌,其中,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给整体施工带来不小难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输电线路建设中途经新疆、甘肃的多个风区,最大瞬间风力甚至达到10级。为了降低百米输电铁塔在强风下产生晃动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施工人员对每个风区段风速段进行科学测量,给风力大的区域铁塔增重,就像大风天气中体重大的人站的更稳,重量足够大的“胖子”铁塔也能够在强风区中稳稳站立,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其次,该工程“沙戈荒”新能源送电量超5成。除了输送距离长、建设难度大外,作为新疆第三条外送电特高压大通道,投运后,“疆电入渝”工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新疆巴里坤当地独特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的光热和风力所产生的绿色电能。巴里坤县所在的哈密市面积14万多平方公里,而重庆市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哈密面积是重庆的将近2倍大。人口方面,重庆市人口约3200万,哈密市人口不到60万。哈密市80%以上土地面积被荒漠戈壁覆盖,人口稀少的同时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光热和风力资源,目前风光新能源开发量不到5%,所以有了像“疆电入渝”这样的超级输电工程,当地风、光资源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第三,该工程减碳效果约等于种树9亿棵。目前,预计每年通过疆电入渝工程新疆可以向重庆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按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计算,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如果把这组数字再进行一个通俗易懂的表达那就是,按每棵树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计算,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的减碳量,所以说,“疆电入渝”工程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输送通道。
第四,该工程“疆电入渝”工程投产后,来自新疆的电仅需7毫秒就可送达重庆,大幅提升我国清洁能源的跨区域消纳能力。昨天在“疆电入渝”的终点——重庆市±800千伏特高压渝北换流站,电脑显示,远在2260公里外的新疆哈密的巴里坤电站汇集的当地风电和光电,通电特高压输出的电能,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沿途翻越天山、穿越河西走廊、飞跃黄河、跨过秦岭,经过2260公里的“长途跋涉”,最终全程仅用7毫秒时间就到达了重庆!在重庆电站进行直流换交流后,再送到重庆的千家万户。整个渝北换流站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达到27公顷,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在成为换流站之前,这里是“六梁七沟一河道”,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当地建设者运用200多台机械,开山拓土填河,工程整体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也算是当代的“愚公移山”了。
第五,来自新疆的电到达重庆后,首先要经过平波和滤波装置,通俗地说就是把长途运输的电再过滤一道,让它更纯净更稳定,然后再进行直流换交流。平常家里用的都是交流电,但交流传输损耗较大,于是先通过特高压直流技术将远在新疆的电传过来,再在换电站让它变成企业和家庭都可以使用的交流电,再经过城市电网,相当于电又转一下公交。而直流换交流的核心部件换流阀就藏在这个像绿盒子的建筑里,它也是整个换流站的“心脏”。换流阀单个高10米、长宽4米,重量超过20吨,“悬挂”在阀厅的顶部,每个由近百个模块组成,这样的换流阀,整个渝北换流站共有24个,均为我国自主生产。
最后,笔者志清获悉,新疆是我国能源重要基地,重庆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疆电入渝工程就很好地发挥了两地优势,新疆的清洁能源可以稳定送出,而重庆每年又可以获得超360亿千瓦时电能来扩大生产。360亿千瓦时相当于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量,而每年输送到重庆的清洁电量相当于以前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发的电,极大改善了重庆的能源结构。“疆电入渝”工程就像一条纽带连接新疆与重庆,新疆“输电致富”,重庆“用电强产”,西部大开发的“蛋糕”也将在一个又一个像“疆电入渝”这样的大国工程支撑下,越做越大。沿途五省市亿万人民奔富更了坚实保障!为此特赋《喜迁莺》为评为贺!
特高压,
显神威。
千里塔相随。
沙戈荒漠架空飞。
疆电入渝归。
风和光,
能转化。
绿色资源无价。
沿途五省梦圆欢。
致富劲冲天。
一一2025年6月1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