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翱翔
在粤北乐昌市坪石镇皈塘革命老区,春节的热烈氛围不仅弥漫在大街小巷,更浓缩于一项传承已久的民俗活动——舞香火龙之中。香火龙,又称稻草龙,作为乐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每逢春节,舞动的香火龙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寓意着吉祥与丰收,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
在近三四十年里,皈塘老区竹岗村小组的李广才,无疑是守护与传承这一非遗文化的关键人物。2025年2月6日,正值新春佳节,笔者怀着对香火龙文化的浓厚兴趣,专程拜访了李广才。踏入他家,李广才夫妇热情相迎,亲切的笑容与温暖的氛围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说明来意后,李广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分享起今年舞香火龙时吸引广东卫视关注的难忘经历。他回忆道,2023年拍摄电影《坪石先生》时,自己带领团队参与表演,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制片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对香火龙文化的一次有力传播。
谈及与香火龙的渊源,李广才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热爱与眷恋。故事追溯到1974年,那时他还是一名初中生,在叔叔李良火的引领下,开启了与香火龙相伴的岁月。从最初的好奇与懵懂,到如今的技艺精湛,多年来,他亲力亲为,手把手地教年轻人编制香火龙、排练舞龙技巧。年复一年,经验的积累让他在编制和舞龙方面的水平日益精进,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值得欣喜的是,从2016年起,皈塘破阳村小组长李广兴也积极投身于香火龙传承活动,不仅在人力上大力支持,还多次慷慨解囊,为活动提供资金帮助。他们的共同努力,让香火龙文化在皈塘老区得以更好地延续与发展。
李广才详细介绍了香火龙的制作过程:“香火龙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稻草,制作时得精挑细选,将稻草细心扎成龙的形状,再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舞动时,香火闪烁,香火龙在夜空中光影交错,光彩夺目,场面十分壮观,总能吸引大量观众。除了皈塘老区,乐昌市的两江镇、坪石镇、九峰镇等地也都有舞香火龙的传统,这一活动已成为乐昌本土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
香火龙不仅是一种民俗表演,更体现了皈塘李氏族人的风俗民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过参与舞香火龙活动,皈塘老区人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欢乐氛围。
展望未来,有李广才这样的执着坚守者,有李广兴等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相信皈塘老区的香火龙文化,会如同皈塘英烈精神一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李翱翔(笔名:江帆),酷爱文学。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近千篇散文、游记、报告文学、政研论文散见于市、省、国家级刊物,参加各地文学创作曾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