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教我多读书
石广东
记得姥娘家二楼中堂,挂着一高大的明代尚书李士翱彩色画像。两侧木匾金字是“忠厚传家远,勤勉富贵来”。三楼墙上挂着很多名人字画,书架上有很多书。
我爷爷房里中堂也挂着一副对联,写得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高祖石孔义中举时留下来的。椅子旁边箱子装满书,我最喜欢看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小时候我家高台大门前的旗杆座还矗立着,门洞墙上贴的那些中举贺榜清晰可辨。
爷爷看到我爱读书,很高兴、说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定要好好读书。还经常教育我要懂“仁、义、礼、智、信”,必须做到“温、良、恭、俭、让”。当工人的父亲则是践行“做人要诚实”的楷模,要求我必须“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
母亲对我的谆谆教导就是“三不”和“礼让”,三不就是不骂人,不损人,不说谎;礼让就是待人处事“礼让三分”。
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叔叔对我更是严历。有次逃学,把我一顿好揍,又买了书包、铅笔盒、铅笔、本子哄我;叮嘱一定要爱读书,好好学习。
而舅父李甫田的呵护关爱、对我一生的读书、成长影响至深,他是我终生崇拜的偶像与榜样。我念初中时,就经常给我寄些课外学习读物,使我学习兴趣甚浓,喜欢读书,甚至每篇文章都写学习笔记,经常熬到深夜。我还在家门对面的土墙上,用石灰水写上“为革命而读书”的大字鼓励自己。
因为多读书,又喜欢上了写作。开始向县广播站投稿。已是《济南日报》《大众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通讯员的舅舅,定期把每月的《大众日报》通讯、《山东广播》等内部刊物给我寄来,还将他用的报社、电台稿纸给我寄来。使我的写作如虎添翼。
舅父常说:“论语是我家圣经。”
他总结:一,要诚信做人。人之初,性本善;诚信是第二生命,仁义是诚信之基础。
二,要讲求孝道。”万事德为首,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者,不与人为善的人不会热爱民族,报效国家!
三、要有学问。人人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学以致用,都有可能成功。改变命运靠知识。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求变、上进,无可厚非,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财富才能担当更大的社会责任。人有了钱,一定要为社会、为国家做更大贡献。
第四,要敢于做梦,人要有理想,“无梦无动力。敢于做梦,敢于拼搏奋斗,才会高屋建瓴!往往胸怀有多大,成就可能就有多大!”
这些教导,我时刻牢记,终生遵守。
任村干部时勤恳敬业,当选县人大代表、加入中国共产党。
镇党委办公室工作期间,写作水平得到锻炼与提升,连年获县、镇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县党政信息先进工作者,被评为县级模范共产党员。
后致力地方文化研究,整理大量珍贵文史资料,在全国及省市媒体平台发表不少作品。长山镇政府公众号曾以“书香润心 笔耕不辍——记历史文化研究及社会文化宣传者石广东”为题发文报道。
成为《大众日报》通讯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淄博市儒商研究会理事、淄博市杂技艺术家协会监事、淄博市“阅读推广人”、邹平市“发现乡村阅读榜样”、长山镇“传统文化带头人”等。
现在我居住的房间,仍挂有王廷林老师墨宝:“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与“厚德载福”。
我担任儒风讲坛公众号主编期间,三年编发稿件1594期,年均531篇;为《儒风讲坛公众号》撰稿277篇。主编《润心书屋文辑》第2辑;参与编辑《润心书屋文辑》第3辑;在省市媒体平台及《中国孔子网》公众号发稿数篇。为邵祺昌老师作品《烙印》与李永水老师作品《歌声里的相守》撰写了序言。
编写全国第一本歌颂抗美援朝孙广瑞英雄事迹的《老兵情》,《父亲诞辰百年祭》等四篇作品被大家风范文库《玲珑集》收录出版,《中国共产党员的楷模曲琦》等被《今日邹平》《青岛画报》刊载。编写文史资料专辑《红色革命一家人》被青岛市公安局收藏,获山东省写作学会“优秀成果作品”;分别被邹平、周村两地图书馆、档案馆等收藏。
连获淄博市文联系统先进个人、山东省写作学会先进会员、《济南头条》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和优秀作家;连获鸿雁社会组织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奖、志愿服务年度人物及《功勋之星》荣誉,连年获区关工委“支持五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作品《你是真正英雄》在淄博公安征文中获“诗仙”奖,在《济南头条》阅读量逾36万。
家风教我进步,读书助我成长。自己的努力赋能孩子健康发展;大孙子成人礼主动献血,表现优秀,在大学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石广东 中共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淄博市儒商研究会理事、淄博市杂技艺术家协会监事、周村区短视频协会会员。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