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村人
【作者简介】杨村人:知名网络作家,著有散文随笔、书评多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虽有儒释道三大家,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儒家和道家。按照中国教科书的口径,儒家追求“入世”,而道家追求“出世”。所谓入世,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而出世,则主张“退让无为”,远离社会生活。明代大儒顾宪成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阐明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与后来者顾炎武、梁启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倡导异曲同工。
知名作家岩波的《理想国》,几乎通篇写的都是“入世”。因为全书的宗旨和立意就建立在“以一己之力”打造“理想”的小环境的孜孜以求上,表彰先进与揭露和鞭挞丑陋,交相辉映。没有“一头沉”,没有只表扬好人好事、只讲“拜年话”。而是如实告诉读者(尤其是告诉年轻人),社会是多颜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甚至还有灰色和黑色。并不总是霞光满天,阴霾排空,雷鸣电闪都是存在的。
《理想国》第二十一章《境界与好男》中写道:尽管魏欣萍对姚雪瑛讲了很多乡镇企业的发展难处——身姿最低,蛤蟆老鼠大眼贼儿都可以欺负我们。姚雪瑛还是不打算写他们。魏欣萍说:“听说你报告文学写得非常棒,一定要把眼睛向下,关注我们这一块。我们村现在不光企业办得好,还是生态村,全绿色。一会儿带你走一遭看看。穆汉松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尽管吃了很多苦头,毕竟初步建成了他的‘理想国’雏形,原因在于身后站着一个想干事的戴怀章。可以说,没有戴怀章这样的好干部作劲,穆汉松的‘理想国’只是空想。一般的村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想发展是做梦。”姚雪瑛道:“我承认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作家在写这些东西时,是要权衡利弊的。完全照搬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一方面很难发表,另方面作者很可能被某些人列入‘黑名单’——你是专捅娄子的作者,出版单位要防着你,评论家要抨击你,似乎你不是给改革开放添砖加瓦,而是泼冷水。”魏欣萍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作为作家,总该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担点肩儿吧?作家的职责是什么?光是写点风花雪月吗?光是唱喜歌、说拜年话吗?作家是社会的良心,对不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不对?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对不对?你读过阿贝尔·加缪的《局外人》吗?身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当中,我们每个人都不该成为‘局外人’对不对?”“你说得都对,但在现实中行不通。你没在这个位子,不清楚。我为写一篇文章而遭到围攻,上纲上线乃至诽谤、诋毁纷至沓来,弄得臭遍了街,值吗?”
其中,姚雪英的话客观反映了当今”文学圈“的现实,而魏欣萍的话则反映了百姓心声。我相信,岩波的这种写作,是有针对性的,是要讲给主管文化舆论的领导者的大实话。这种写作说明了作家岩波的良知尚在,没有为了获得领导的青睐而趋炎附势和无耻谄媚。现实中趋炎附势和无耻谄媚者不要说太多了吧。我们是不是鼓励写作者专门叙写社会的阴暗面?错!是要写出当今社会为什么会道德水准每况愈下,从而找出对策。这里有一个基本估价问题:近些年社会道德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你如果大言不惭说提高了,那么,作为社会道德晴雨表的官场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贪官?单举一例:近些年全国所有省市的公安厅长、局长基本全抓起来了,还别提其他政府官员。难道党中央和中纪委干错了?
既然社会现实是这样的,写作者就有必要、有义务宣传国家的主流意识,有必要、有义务以文字和舆论“匡扶正义”。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一方面预言“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同归于尽的”;另方面宣告:“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小品文属于文学的种类之一,其他种类的文学写作,难道不是如此吗?现在是“全民作家”时代,写作者与他们的作品浩如烟海,有几篇能够“脍炙人口”让人视为“圭臬”呢?那些麻醉百姓的“心灵鸡汤”和兜售“人生真经”的“厚黑”之作,只要放在“是否推动社会进步”的照妖镜下,便可让人头脑清醒,从而决定取舍了。关键是要允许作家出示这面镜子!
------------
【岩波简介】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中生代实力派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中短篇小说集《翡翠扳指》《多伦多华人》,散文随笔集《爱在哪里》,长篇小说《理想国》《红星谱》《1943,黄金大争战》《地下交通站》《今夜辰星璀璨》《我把青春献给你》《开锁》《古玩圈》《孔雀图》《狼山》《鸽王》《成色》《饮食男女》《职场眩爱》《离婚男人》《那年那些兵》《暗战》等20余部,逾600万字;歌词《延安情》《握住母亲的手》获全国大赛银奖,《天津民谣》获全国大赛金奖,2017年被中国大众音协授予“中国歌曲创作金牌作词”荣誉称号。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中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入选中宣部、农业农村部《2022中国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入选教育部《2023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重点推荐书目》。长篇小说《男上司与女上司》获2011“长江杯”现实文学类季军奖。长篇小说《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于2011-2014连续四年获得《新浪中国·好书榜》前5名。短篇小说《父与子》获贵州文学“2015年作家100强”。小小说《健忘症》入选2011“中国首届闪小说大赛优秀作品集”,入选“当代世界华文闪小说精品文库”。散文《阿岗昆和毛乌素的两个中秋》获2021加拿大加中文化交流协会“特别荣誉奖”。微短剧《多伦多今日有雪》获“美中作协杯”2024全球大奖赛三等奖。长篇小说《成色》《地下交通站》《离婚男人》《今夜辰星璀璨》《古玩圈》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有关论文获21世纪中国改革发展论坛优秀奖;入选“新华文献”丛书《让历史告诉未来》。《多伦多华人》获中国侨联(台湾)2021年“著述佳作奖”,被米国国会图书馆、加国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米国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米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收藏。多部作品行销海内外。
(部分照片是岩波老师近期回国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