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像,这几年,自从我开始写文章以来,我发理我的点赞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无人点赞。我一直觉得,我的文章仿佛无人会看,像是投进深海的石子,悄无声息。而每次发一些孩子的日常或旅行的见闻,点赞和评论却如潮水般涌来。
那些关于思考、关于教育、关于社会环境、制度问题,甚至关于事实真相的文章,却像是被集体沉默,沉没在无人问津的角落。这种反差让我开始思考:是我的表达不够动人,还是这些话题触及了人们不愿面对的真相?或许,真正的思考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它要求人们停下来,直面内心,而这往往比点赞一张照片更需要勇气。 尽管如此,我从未停止写作。
即便我的内容越来越犀利,可能让很多人对我越发反感,我依然坚持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融入每一篇文章。我相信,文字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我对自我存在的证明。 无论有没有人关注、点赞,我都不会动摇继续书写的决心。
最近,我回顾了过去的朋友圈,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早年的动态,点赞往往几十个,甚至上百,评论区热闹非凡。而这几年,点赞数逐渐减少,许多动态甚至一个赞都没有。这种变化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与人群渐行渐远的轨迹,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回看的过程中,我发现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与蜕变的:从随波逐流到热爱独处,从懵懂无知到慢慢拥有独立思考,从人人口中的“好榜样”到如今的成为人们心中的“异类”。当我开始独立思考,我逐渐不再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再害怕被排斥或不合群。我开始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被所有人接纳,而是敢于接纳真实的自己,哪怕这意味着与主流背道而驰。 我不仅不怕被视为异类,反而为自己这份清醒感到庆幸。这种清醒,是对世界的重新审视,是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它让我在孤独中找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充实。 不管别人认可与否,我都勇敢地做自己。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无人喝彩的坚持。
特别是当我走出去,看世界的脚步越远,我便离真实的自己越近,同时也离人群越远。我的生活如今简单却充实。除了睡觉,我70%以上的时间在学习与思考,20%用于做事或家庭,剩下的10%或许会刷些无用的短视频。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忙不忙?在别人眼里,我似乎很闲,但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感到无比充实。这种充实并非来自外界的肯定,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真理的追求。
虽然我的点赞越来越少,长篇大论的读者寥寥,甚至有人因此疏远我,但我发现,仍有一小群人默默关注着我。他们或许不点赞、不评论,但他们的存在如同一束微光,温暖而坚定。这些人,是我未曾预料的同行者,他们的沉默关注让我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共鸣。
就拿昨天我分享的关于准备接下来要做教育的计划来说,我刚提到这个想法,就有两位朋友主动联系我咨询,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找到我。说真的,我很感激他们的默默关注,感激他们的信任与支持。这份信任,是一种珍贵的联结,它超越了点赞的表面,触及了人与人之间更深层的心灵共振。 尤其是那些从未出过国却愿意相信我关于教育和世界的分享的人,他们的信任让我感动。
我知道,这份信任背后,是他们对我的极度认可,是他们愿意放下偏见、敞开心扉的勇气。 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所做之事的意义和责任。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文字不仅是自我的表达,更是一种责任。为那些相信我的人,点亮一盏灯,指引一条路。 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为信任我的人解决问题。因为这份信任,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一种共同信念的坚守。
最后,我想说,勇敢做自己,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一开始没有任何人认可和支持,也要坚强地走下去。这条路或许孤独,或许充满质疑,但它却是通向真实自我的唯一路径。 最终,自己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也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了,因为内心的力量已足够支撑自己前行。
更奇妙的是,走着走着,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与自己相遇,相互认可、相互支持。这些人,像是夜空中逐渐亮起的星辰,彼此照亮,共同构成一片星海。 我相信,真正的改变从不依赖外界的掌声,而是源于内心的坚持与对真理的追寻。做自己的路上,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的成全,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