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浮生四季感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小序:岁次乙巳,适届古稀。回望来途,四时皆淬炼为诗章:春蕴青衿意气,夏熔铁马冰河,秋渡劫波千尺,冬鉴澄明之境。今且将百年光景,就兰陵琥珀、蒙顶翠涛,一饮而尽——残阳浸透琉璃盏,忽见东海跃金鳞。
一、春之黉门忆旧
芸窗竹影拂琅玕,柳浪莺声绕杏坛。
晨理缥缃追鹤梦,宵磨霜刃对星阑。
十年萤案春冰薄,一夕蟾宫桂露寒。
最是东风知别意,翻红芍药忆征鞍。
二、夏之铁马冰河
鲁南子弟佩吴钩,大漠孤烟逐紫骝。
剑气曾随星斗转,角声犹共月轮浮。
忽闻裁垒移旌旆,空忆射潮横棹舟。
槐雪辕门寒剑夜,卧听铁甲唱凉州。
三、秋之商海浮沉
解鞍初试绿蓑衣,执策重将青衿续。
生计常惊霜信早,浮名终觉露华晞。
蒙山云湿登临屐,沂水风摇起落矶。
偶向兰陵赊酒处,卧看商海月沉西。
四、冬之桑榆晚照
古稀犹爱杖藜行,四世同堂笑语盈。
孙绕膝前争说古,妻调羹里暗含情。
三更灯火敲诗稿,半亩蔬畦趁月耕。
莫道桑榆霞色晚,笑斟琥珀酹寒星。

七律·赞书法家丁元国先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沂州自古出英华,独见元国气韵嘉。
隶笔生风追汉魏,诗心照月映云霞。
墨含古意千钧重,字带新声万象夸。
莫道文人多怯懦,临屏挥洒走龙蛇。
七律三叠·久别情思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一、忆君
芸窗独坐忆春游,澹澹余霞映玉钩。
情绾青丝成锦字,思萦画舫系蘋洲。
曾怜灞岸垂杨色,犹记江头唤鹢舟。
夜永重翻旧时札,墨痕深处隐清愁。
二、念君
十二阑干立晚秋,金风玉露月如钩。
离愁暗系双丝缕,别绪空随一叶舟。
忍见津亭分月影,怕闻鼓角引泪流。
夜阑犹展当时卷,素楮犹存旧日柔。
三、梦君
危栏百尺对云楼,暮色苍茫锁客眸。
离绪如丝缠翠袖,归程似雾没沙鸥。
曾温南浦分携手,犹记西泠共倚舟。
醒后蟾光斜照枕,鲛绡犹带旧温柔。

依韵酬和徐学胜老师
文/李思義(山东兰陵)
诗坛璀璨若繁星,愧我才疏未窥形。
墨海行舟摇短棹,砚田笔耕伴孤灯。
临屏学步裁云锦,对月吟哦效凤鸣。
岂敢班门呈拙句,高山仰止步未停。
附徐学胜老师原玉:
读李思義诗有赠
文/徐学胜(山东临沂)
琅琊圣哲若繁星,军旅诗人亦峥嵘。
根植兰陵承厚泽,枝延沂蒙唱大风。
才思敏捷抒正气,格律精严寄挚情。
老骥深知夕照晚,勤耕砚亩显真功!

水调歌头·依韵自嘲再寄成文贤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锈笔生荒草,敢言种诗人?半生拈韵寻句,多拾旧词尘。偶仿东坡横槊,却似邯郸学步,踉跄自生嗔。墨洒砚池浅,难写半分神。
字如芥,情若絮,志成云。卅年涂染,犹是笺上未成文。莫道桑榆霞晚,且看空枝垂露,粒粒照迷津。愿借君家帚,扫尽世间尘。
附沈成文贤弟原玉:
水调歌头·再读思义老战友诗词感吟
文/沈成文(安徽巢湖)
铁马冰河客,今作种诗人。七旬犹垦韵海,日日有新耘。晨理苏辛荒秽,夜灌唐畦宋圃,星斗落锄痕。偶得妙言籽,笑挥汗千钧。
字为壤,情作露,志当根。卅年未辍,终见桃李闹诗林。莫道桑榆春晚,且看斜阳穗浪,粒粒是金文。愿伴君同稼,收尽世间真。
七律·观老战友夫妻补拍婚纱照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军营旧日缔良缘,一纸盟书誓百年。
盛世重披缃绮暖,芳辰再摄鬓霜妍。
娇孙绕膝争留影,爱女扶肩共展颜。
莫道桑榆霞色晚,金风执手醉长天。

七律·芒种寄高考学子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芒种农时麦垄黄,书山考卷共分香。
一茬一岁勤无辍,千卷千题苦可尝。
纵使前程多辗转,依然素志自铿锵。
莫言稼穑寻常事,敢上云衢揽九光。

七律·菩提三境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一、觉境
浮云聚散似衣裳,一念慈心渡暖凉。
佛性清潭开觉路,尘心暗室透灵光。
莲台露洗前缘净,贝叶风传彼岸香。
珍重灵山春色好,莫教禅座染秋霜。
二、尘境
轻舟欲系水云乡,漫理琴弦调羽商。
砚底星河沉古意,肩头风雨锻新章。
青苔未蚀碑文字,红蓼偏生洗剑塘。
且捧月光温绿茗,紫砂摇影话沧桑。
三、悟境
法螺声里望山川,芥子须弥自转旋。
种玉心田生阆苑,燃灯孽海现枯禅。
松窗月照梅花印,竹榻香凝贝叶篇。
且扫灵台三寸雪,春风早度野狐泉。
七言排律·芒种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时逢芒种麦香飘,铁马隆隆动碧霄。
稼穑今朝机械助,刈收昔日镰刀抛。
抚穗犹念儿时苦,挥汗曾学壮汉豪。
晓月如钩割陇亩,繁星若豆缀蓬蒿。
露湿布履沾黄土,风卷麦浪涌陌郊。
千载农耕脱窠臼,一朝科技领风潮。
槐阴闲坐聆莺语,阡陌徐行赏雁翱。
且看白云逐日远,心如野鹤自逍遥。

七律·喜迎刀郎临沂演唱会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欣闻刀客赴琅琊,沂水蒙山喜欲哗。
云卷碧涛迎雅士,风衔列锦焕丹霞。
红歌尚忆峥嵘史,金嗓新裁烂漫花。
待得星河垂柳岸,万人同醉月笼纱。

双节拾趣(古风二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端阳六一两相连,粽香童趣入诗笺。
彩线缠丝追蝶影,兰汤浴罢诵骚篇。
榴花照眼红侵户,蒲酒盈杯绿染烟。
最是龙舟争渡处,欢声雷动大江边。
其二
佳节次第启欢筵,菖蒲悬户瑞气连。
纸鸢线引穿杨柳,斗草人围笑竹垣。
荷风解暑青摇扇,榴火烘霞赤满川。
竞渡舟回分角黍,稚童嬉戏彻云天。

七律·端阳客思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客路飘蓬鬓染霜,为谋稻粱走殊乡。
旅邸忽逢端阳节,孤灯映壁玉绳长。
风传粽艾三更静,浪拥龙舟百舸忙。
凭槛遥思云水阔,谁将彩缕系离肠?
七言排律·端午祭屈子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汨水狂澜卷怒涛,孤忠浩气贯云霄。
离骚遗恨山河陨,橘颂悲歌节义昭。
澧芷流芬馨楚野,湘君垂泪叹寂寥。
秦师已踏章台梦,郢阙空余草木凋。
呵壁含冤星月黯,怀沙抱节雪霜高。
龙舟破浪驱邪祟,鼍鼓喧天和楚谣。
今日琼浆倾故地,昔年香草没荒郊。
招魂旌动千峰翠,华夏端阳祭俊豪。

七律·端阳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追思
榴火燃霞映端阳,湘灵鼓瑟动沧浪。
菖蒲悬户祛邪气,角黍沉波祭国殇。
九域门悬青艾虎,三闾祠绕紫萸囊。
欲倾椒酒酹清魄,万古澄波接混茫。
其二·悲怆
汨渚风回雪浪扬,骚魂毅魄咽寒湘。
龙舟破雾三千仞,鼍鼓惊雷震八荒。
香草沉波凝碧血,金声振玉彻穹苍。
江头犹听渔樵问:何日重闻郢客腔?
其三·升华
浴罢兰汤理旧簧,坐看星斗转回廊。
哀郢云深埋铁骨,怀沙月冷淬华章。
九歌已化沅湘树,天问长萦禹甸疆。
亘古清流濯缨处,芙蓉万朵荐炎黄。

七言排律·依韵奉和成文贤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墨海浮槎历雪霜,砚田十载未成琅。
曾拾军旅金戈句,独对青灯自举觞。
纸上烟霞空缱绻,壶中岁月费评量。
诗情偶似春溪涨,剑气难同秋月扬。
排律铺陈羞献丑,微身岂敢向天翔。
松筠纵有凌霄志,铁马徒留旧日狂。
文笔难通星汉路,拙词安比日月光。
幸蒙贤弟殷勤勉,犹自扶犁种韵香。
附沈成文贤弟原玉:
七言排律·贺思義战友诗词荣刊
文/沈成文(安徽巢湖)
墨海耕耘五十霜,今朝硕果灿琳琅。
沂蒙秀气凝毫末,戎旅雄风入剑芒。
笔下烟霞生阆苑,壶中日月酿琼浆。
诗情荡漾千层浪,歌韵飞扬九曲肠。
排律铺春金榜耀,江城叠玉碧云翔。
梅兰竹菊屏风劲,铁马冰河砚水狂。
已见文光冲斗柄,更期雅律绕雕梁。
布衣自有凌云志,耕月锄霞续锦章。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