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瞭望1】
中国海军815型电子侦察船
到底有多强
文:强军/陕西宝鸡
中国海军815型电子侦察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多功能综合体制侦察船,以下将从其发展历程、性能特点、任务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展历程
1、 815型: 研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因国防经费等原因只建造1艘北极星号(舷号851),1999年下半年服役于东海舰队。
2、815A型: 2008年开始恢复建造,首舰天王星船(舷号853)于2010年加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总共建造8艘,在815型基础上改进,电子战设备等有大幅升级。
二、性能特点
1、外观及动力
船长约130米,宽约16米,吃水小于7.5米,满载排水量约6000-6600吨。采用柴油机动力,双轴推进,最大航速21节,最大续航力超10000海里。
2、侦察能力
装备多种先进电子和雷达系统,如光电经纬仪、跟踪雷达、舰载电子侦查雷达等。基于HLJQ-366型雷达改进的主被动复合超视距雷达系统,可在700公里外隐蔽探测敌方雷达信号,识别目标类型。
电子侦察能力卓越:配备先进电子侦察系统,可监测雷达、通信、导弹制导等多种信号,覆盖高频至微波频段。大型天线阵列和卫星链路,能对数百公里外电磁活动实时分析。815A型等改进型号还换装相控阵雷达,超视距雷达系统使有效侦察范围达1000公里,可捕获隐身战机微弱信号。能对电磁信号、光电信息、卫星信号全方位侦察,通过多种设备对海上目标监视跟踪,还具备卫星侦察能力。同时,可对侦察信号高精度分析处理,获取目标详细参数和位置信息。
中国海军815A型电子侦察船具备在1000公里外超视距侦察的能力。 这主要得益于其搭载的超视距相控阵雷达等先进侦察设备。该雷达系统性能先进,可实现多波束同时发射和接收,能对多个目标同步进行侦察,并自动跟踪侦测危险目标,且无需人为干预。此外,815A型电子侦察船还配备了通信侦察系统、雷达侦察系统、电子支援措施和光电侦察设备等,这些设备与超视距雷达相互配合,可实现海、空、天一体化侦查,覆盖短波至X波段全频谱信号。
3、电子战能力
多波段电子战系统能在700公里距离外对海上目标电子探测,完成1500公里范围内导弹跟踪。舰体安装四个大型天线罩,内装大型抛物面天线等设备,具备全频道干扰能力,可瘫痪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
4、平台性能良好
排水量约6000吨,后期改进型号如815A满载排水量增至6600吨。18-20节航速,续航力8000海里,适合长期远洋部署。采用长首楼船型、减摇鳍及倾斜上层结构,使用雷达吸波材料和红外抑制装置,具备一定隐身性能,降低被发现概率。
5、通信与数据传输
配备双轴稳定卫星通信天线,支持与天基侦察平台数据中继,实现全球范围情报共享。舰载协同作战系统可与055型驱逐舰、无侦-7无人机等平台联网,构建空-天-海一体化侦察网络。
三、任务作用
1、情报搜集: 在和平时期,对周边及远海地区的电磁信号、光电信息进行搜集和监测,为国家积累情报资源。如在他国附近海域侦察大型军事演习,获取参演部队的电磁频谱特征、通信信号规律等情报。
2、战时支援: 为电子战和联合作战提供关键支持,通过对敌方雷达、通信等电子设备的侦察和干扰,为己方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为反舰导弹等提供初始目标参数,实现超视距打击引导。
3、电子战能力出色: 具备强大电子干扰能力,可对敌方雷达、通信系统干扰压制,曾在与美军航母战斗群对峙中,瘫痪其雷达系统,使电子对抗设备失效。还能向敌方发送虚假信号和信息,迷惑敌方指挥系统,使其决策失误。
4、作战协同与战略作用重要: 能为导弹部队提供精确目标定位和打击坐标,引导导弹精确打击,还可与其他舰艇、潜艇联合作战,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强大作战体系。在台海、南海等热点区域活动,积累对手电子战斗序列数据,为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提供情报支撑,还参与航天测控任务,对潜在对手形成战略威慑。
共1503字 2025年6月10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