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信仰(新韵)
文Ⅱ刘兴祥
融入沸腾喷热血,一生责任系于肩。
云浮叠嶂悬崖路。浪涌风高航海艰。
煮豆燃箕扶断臂,群狼围咬扼摇篮。
心中怀有菩提树,遇险逢灾凝聚添。
《七律·信仰》是一首充满激情与信念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铿锵的语言,表达了对信仰的坚定追求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以“信仰”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信仰的执着和为之奋斗的决心。诗中充满了热血与责任感,表达了在艰难险阻面前依然坚守信念的勇气和力量。
二. 意象与意境
“融入沸腾喷热血”:开篇即以“沸腾”和“热血”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激昂的氛围,象征着信仰的炽热和生命的活力。“云浮叠嶂悬崖路。浪涌风高航海艰”: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追求信仰道路上的艰险与挑战。“悬崖路”和“航海艰”象征着前路的崎岖与不确定性。
“煮豆燃箕扶断臂,群狼围咬扼摇篮”:这里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暗示了在信仰的追求中可能会遭遇的内外夹击和残酷考验。“煮豆燃箕”典出曹植的《七步诗》,暗指内部的争斗;“群狼围咬”则象征外部的压迫与威胁。
“心中怀有菩提树,遇险逢灾凝聚添”:结尾以“菩提树”这一佛教象征,点明了信仰的力量和心灵的依托。即使在灾难面前,信仰也能让人凝聚力量,勇往直前。
三. 语言与节奏
诗人采用了新韵,使得诗歌在传统格律的基础上更贴近现代语言的节奏感。
诗句铿锵有力,尤其是“喷热血”“系于肩”“航海艰”等短语,读来掷地有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对仗工整,如“云浮叠嶂悬崖路”与“浪涌风高航海艰”,“煮豆燃箕扶断臂”与“群狼围咬扼摇篮”,不仅形式美观,也深化了主题的表达。
四. 思想深度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信仰的歌颂,更是对人生道路上种种挑战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社会的险恶,突出了信仰在逆境中的重要作用。结尾的“菩提树”和“凝聚添”传递出一种超脱与团结的智慧,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五. 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如“热血”“悬崖路”“航海艰”等,使得抽象的情感和信念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对比与冲突:通过“沸腾”与“艰险”、“残断臂”与“凝聚添”等对比,突出了信仰的复杂性和坚韧性。
典故的巧妙化用:“煮豆燃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深化了内部矛盾的主题。
【总结】
《七律·信仰》是一首充满力量与美感的作品,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铿锵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功传达了对信仰的坚定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优美,在内容上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鼓舞。
【作者简介】刘兴祥、 年轻时曾在西藏边防服过役,退伍后,就职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等单位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重庆嘉陵诗词学会、渝中区诗书画院、开州区作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等个人专集12部,100余万字。代表歌曲作词有《战友情深》《无缘》《老同学之歌》《怀念邦达》《开州明珠雪宝山》《森林警察之歌》等。
【老丫文苑 :创始人】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
